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延锋能成为世界汽车内饰老大吗?

5478 0
发表于 2014-6-6 22:05: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5月18日,上汽集团旗下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汽车内饰业务全球合作框架协议。根据约定,双方将在上海自贸区组建由延锋公司控股70%的全球性汽车内饰合资公司。

  去年,延锋刚从伟世通手里收购了其持有的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50%的股权。重组之后的延锋内饰系统业务已经做得很大。“现在延锋已经是国内汽车内饰业务‘老大’了,2013年延锋的总营业额是625亿元人民币,其内饰业务占245亿元,盈利状况非常好。”延锋的一家供应商老板这样告诉记者。

  现在延锋又与江森联手,公开资料显示,合资公司成立后,预计全球年销售额将达到75亿美元(约470亿元人民币)。目前全球最大的内饰公司法国佛吉亚,2013年内饰业务的销售额是46亿欧元(约390亿元人民币)。这样一来,延锋将可能超过佛吉亚,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内饰件企业。

  ■ 延锋的机会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上海延锋机模厂,几经重组和更名,现在是上汽集团旗下华域汽车的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在华域汽车的操作下,延锋公司多次抓住并购机遇,实现发展壮大。

2013年8月13日,伟世通公司宣布,向华域汽车出售其持有的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锋伟世通)50%的股权以及其直接持有的其他相关内饰件合资企业股权。同年12月23日,收购交易完成。

  据悉,伟世通出售内饰业务是迫于无奈。受金融危机冲击,2010年伟世通完成破产重组,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四大方面:空调、汽车电子、内饰、照明。2011年,迫于财务压力,伟世通又将出售利润较低的内饰以及照明系统业务列入董事会的业务拆分计划中。

  无独有偶。2013财年江森自控内饰件业务营业收入为42亿美元,亏损额达到了1300万美元。于是对外宣布考虑剥离部分或者整体内饰部门,并表示,“这样做旨在重新平衡其业务,以获得更高的估值并减少对汽车业务的依赖。”

“去年9月 公司长期合作伙伴江森自控表达内饰业务合作意愿后,我们分析认为,两家业务在技术开发、客户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存在很好的互补性。”华域汽车一位不愿意 透露姓名的部门经理表示,双方组建新内饰公司能促使延锋内饰业务快速形成全球配套供货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这完全符合公司“国际化”战略要求。

  ■ 如何控股70%
  根据延锋与江森的协议,组建后的新合资公司,延锋持股70%、江森持股30%。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汽车内饰业务合作,共同打造国际内饰龙头企业。

  国内企业控股70%并进行全球布局成为世界级供应商,这在以往的合资案例中是很少见的。传统的合资公司控股模式大多由外资控股,或是双方股比为50:50。控股70%,延锋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早在1997年延锋与江森就有合作,共同成立了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此刻双方再次联手,其实也是对现有合作伙伴关系的延伸。江森自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穆安礼曾对外表示,新公司将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为未来双方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延锋方面表示,近几年公司的销售额都以20%的速度增长,企业发展非常快,内饰业务又是核心业务,盈利状况非常好。这让双方股比谈判时,延锋更有优势。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名为合资,实为并购。在江森想剥离内饰业务的基础上,延锋这次合资相当于收购了江森内饰业务70%股份。正是因为江森有退出内饰领域的打算,延锋才实现了控股。

  ■ 世界第一能做到吗?

  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做大做强必然会要往外走,主动占有国外市场。而根据双方框架合约,新合资公司将面向中国、北美、欧洲、南非、东南亚等区域在内的全球整车客户。

  据悉,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占据全球汽车内饰市场15%的份额。未来延锋对合资公司业绩预期年增长率为6~8%。

“此次全球布局不仅是企业也是上汽集团做大做强所走的重要一步。”上述部门经理表示,在内饰业务上,目前公司在国内外共建有53个生产和研发基地。未来延锋内饰业务在保证国内业务的同时,将继续利用海外既有的平台,重心以北美公司为主,做好北美市场的拓展,稳步推进印度、泰国市场的拓展。新内饰公司成立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配套比例,扩大出口业务收入。

  这位部门经理表示,企业此次国际化战略核心目标是要在核心业务领域快速形成全球配套供货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

  如果实现以上多项国际化发展目标,延锋未来就有可能跻身国际零部件巨头行列,也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样板。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汽车内饰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伟世通、江森自控等国际巨头选择退出这一领域的根本原因。延锋能否打破桎梏,整合好国际资源,实现赢利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时间检验。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杨虹,2014.5.18)
车研会员,开心每一天!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