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医:为什么中医的疗效不显著?

[复制链接]
查看5232 | 回复0 | 2017-10-16 14: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俗语云:不管黑猫还是白猫,逮住耗子的就是好猫。同样地,不管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能治好病的医学就是好医学。换句话说,科学不是好医学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因此,中医是不是科学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高中医的疗效,因为这才是拯救中医的根本之策。

外国人不相信中医是因为它没有西医那么“科学”,他们搞不懂中医是怎么治好病的。中国人不相信中医绝大多数是因为“中医不管用”,也就是治不好病。为什么中医的疗效不好呢?


一般中医的就医流程是这样的:病人来到医院挂号就诊,医生“望闻问切”之后,开出中成药或中药材,病人回家服用。因此,中医的疗效取决于三个因素:病人的病情、医生的医术和药品的质量。


根据病人对中医的态度,可以分为相信者、怀疑者和将信将疑者。相信中医的病人一般都懂一点中医知识,感冒、发烧、咳嗽和拉肚子等日常小病通常都会自我治愈。比如,当我感到受凉将要感冒时,如果不太严重就用紫苏叶水泡脚,睡一觉就好了。如果稍微严重一些,泡完脚之后,喝一杯姜红茶,发点汗,睡一觉感冒就拜拜了。


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病人,肯定不会去看中医。这样,来中医医院看病的人就分为两类:一是患有“大病”的中医粉丝,二是对中医将信将疑的病人。一般来说,不太相信中医的人生病后的第一选择是去看西医。当西医治不好之后,他们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中医医院碰碰运气。也就是说,看中医的病人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危重病人。而西医接诊的病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感冒、发烧、咳嗽和拉肚子的小病患者。因此,说中医的疗效不如西医是不公平的。


如果每个中医都是张仲景、扁鹊和孙思邈,那么即使来的都是危重病人,中医的疗效依然会为人称道。目前中国数得着的名医好像都是民国以前的。为什么建国后真正的名医近乎绝迹了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城市里西医得宠,中医被冷落。农村是中医的根据地,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使得中医的病人越来越少,无法形成足够的案例积累,也就无法实现从乡村医生向名医的质变。


(2)中医的病人少,收入低,老中医去世了,子孙无人继承老中医积攒一辈子的、珍贵的医疗经验,失去了巨人的肩膀。另外,可能成长为一代名医的优秀青年放弃了“救死扶伤”的信念,投入金钱至上的行业。


(3)中医缺乏创新精神,守着老祖宗的那点东西,固步自封。大多数人想的是如何利用中医多赚点钱,而不是踏踏实实地研读经典,想方设法把中医发扬光大,立志成为一代名医。

药不好,病怎除?

        最后,谈谈治病的重要工具——中药(包括中成药和中药材)。俗语云:对症下药。如果中药质量不好,有高明的神医也是徒劳的。

目前中药的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国家为了保护动物,虎骨、犀角和豹骨等禁止入药。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硬度却差别极大。这些药材表面上有很多的替代品,实际上能不能被真正替代还需要实践检验。另一方面,天然的中药材受气候、 环境的影响,药效不如以前。为了降低成本,人工在种植和养殖、炮制的过程中不遵守规范,使得中药材的质量大幅度下降。


综上所述,中医的疗效不显著既有缺乏医术高明的中医、中药质量下降等客观原因,也与参照标准不合理有关。再强调一次,中医的疗效不显著与中医是不是科学无关。根据上述分析,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措施无非是:一是设计一种让名医和明星有一样待遇的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中医队伍,同时,剔除庸医这匹害群之马;二是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监管。


本文最初发表在微信公众号:小说经济学(xshjjx)

车研会员,开心每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