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中期技术信息“,2015-11-13 ) 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当然,平等的人权在汽车上也可见一斑。目前全球对行人保护越来越多的重视体现出了驾驶员与行人的平等关系。例如欧洲的E-NCAP新车评价规程里行人保护是一项重要的考量点,而且,在近日大陆集团举办的被动安全与传感器中国技术峰会中,也提到了部分针对行人保护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细数一下目前汽车对行人都有哪些特殊关照吧。
主动行人保护 ● 提前“嗅”知危险
- 主动刹车辅助系统 最好的行人保护是什么?对,就是不撞人。所以这对于驾驶者来说,就要提前预测到马路上突然蹿出的行人。但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表明,行驶过程中驾驶者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而导致悲剧发生。目前,最新的主动刹车辅助系统能够代替人来自动完成紧急制动或减速。
利用摄像头,奥迪Q7能够提早“嗅”到与行人发生碰撞的危险,随后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至ECU,ECU判断后下达指令给执行机构,这时车辆会利用车内的声光提醒来警示驾驶员,如果驾驶员由于疲劳驾驶等因素没有做出任何应对措施,即将发生碰撞时主动刹车辅助系统会及时介入。但主动刹车辅助系统并不是立即刹停车辆,因为ECU会根据当前的车速和前后方的行驶状况综合考虑,以下达是减速行驶还是紧急刹停。具体过程请看下面的视频。
- “你是我的眼” 当然,还有一些更聪明的厂家,例如大陆集团。它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行人保护概念,未来将借助于其他车辆的传感器来间接地知晓行人的位置信息,提前进行减速或停车,这同时也节省了一部分研发投入来提高雷达和摄像头的探测能力。但目前存在的问题颇多,例如基础实施的建设、公开车辆行驶的位置信息将会涉及个人隐私的泄露、各汽车厂商之间的开放程度、政府法律的因素等等。
- 主动提示行人 如今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特性越来越好,行驶噪声也越来越低,但对于行人而言,有时候这未必是件好事。尤其是电动车在低速行驶时,行人几乎很难发现这些“幽灵”的存在,所以存在着一定的事故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日产推出了主动提示行人的eVader系统。
被动行人保护
● 碰撞时的挽救 虽然自动刹车辅助系统和主动提示行人系统能很好地保护行人的安全,但难免也会有发生悲剧的时刻。这时候就该车辆本身的被动安全措施发挥作用了,一提到被动安全,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对车内驾乘人员的保护。那被动安全装置又是怎么样保证车外行人的呢?
- 发动机舱盖、保险杠等结构设计 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一般会先是行人的小腿或膝关节受到汽车前保险杠的伤害,而如果是底盘较高的SUV车型也可能先伤害到大腿部位,随后因撞击使行人身体转动后,头部很有可能会撞击到发动机舱盖或前风挡玻璃。因此,合理地降低前保险杠和发动机舱盖等与身体接触较多部位的刚度、优化结构造型是减小对行人伤害的有效措施。
- 主动式发动机舱盖技术 在优化发动机舱盖结构的基础上,沃尔沃、路虎、日产以及大陆集团等等更进一步的推出了主动发动机舱盖技术。它是通过前保险杠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是否发生行人碰撞事故,然后在短时间内利用专门的升高机构将发动机舱盖抬起一定的距离,从而当行人的头部或躯干与机舱盖发生撞击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缓冲空间,避免与刚性较强的发动机机体发生猛烈的碰撞。
- 行人安全气囊 对于行人碰撞安全的保护,一向主打安全牌的沃尔沃则做的更为全面,在沃尔沃V40上首次搭载了行人安全气囊。它通过前保险杠的传感器监测,如果与行人发生碰撞,发动机舱盖尾部会自动抬起一定高度,同时隐藏在内部的安全气囊释放出来,包裹住了可能造成较大伤害的部分前风挡玻璃和A柱,达到了主动式发动机舱盖与安全气囊协作防护的效果。
● 总结
C-NCAP碰撞实验室相关负责人透露,在2018版的C-NCAP碰撞实验评分标准中将引入对行人保护的评价,这也预示着在国内也越来越注视驾驶员与行人之间平等的安全关系。未来我们也将看到更多配备行人保护系统的车,可能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例如增加主动刹车辅助系统或者主动发动机舱盖技术来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甚至随着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车联网系统也将实现对行人的关照。总之,未来走在大街上的我们可以更多一份安心,但前提也不能违背交通规则哦!
(文/图 汽车之家 夏志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