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检验,又叫入库检验,向来是问题重灾区!
坊间,甚至流传了这么个说法。
在工厂,如果你真的找不出问题。
去仓库看看标签吧!
如果还找不到问题?
来料检验会是你最后保底的希望!
01 来料的“锅”有点大 有公司呀,做过这么一个统计。 把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归类。 得出下面这张表: 来料原因高达50%! (这里说明一下,这家公司产品相对复杂,涉及一些外购件的,不是那种单纯的注塑、冲压件的,只涉及原材料的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有来料检验吗?没啥效果?! 确实,因为:
上面的“老夫”,其实相当有代表性。 从公司角度来说,做好来料检验,要配备检测设备、检具……
而这些,都要花钱。 所以,靠眼睛看是最省钱的方法了,再不济,最多配一把可“量天量地量万物”的游标卡尺。 至于性能,复杂尺寸啥的,不是可以交给下级供应商嘛! 他们还有出厂检验嘛! 分享一个打破幻想的好办法: 供应商的出厂检验,一般会出报告的,业界也称“质保书”。 这质保书一般会随着外购件一起来到你的厂里。 当你发现质保书是打印版本的,你就要留个心了。 拿几个临近的批次来看看,比较下有没有差异。 如果说两个批次的质保书,各项检测结果,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分毫不差,你说这运气是不是可以买彩票去了? 其实,真是像上面的老夫那样,兢兢业业的,一个个零件去用眼睛看,已属难得了! 复制、黏贴,或者凭意念写,自然洒脱自由的多!
出厂凭意念,入库凭眼神,来料这“锅”,不大才怪了!
02 来料检验的三个原则 既然聊到来料检验,咱不妨聊聊它的三个原则。 a. 来料检验的要求,不应该高于供应商的出厂检验要求。 先不着急惊讶!
咱反过来说可能好接受一点。 供应商的出厂检验要求,应该严于你入库检验的要求。 不然,就会发生扯皮的情况。 比如,供应商某个尺寸,要求为1-3,你非要加严,要求为1-2。 那么供应商的一批货,检验结果为2.5,按他的标准是合格的。 你回来一检,也是2.5,按你的标准是不合格的。 是不是就扯皮了呢? b. 供应商的检测项目,要多于你的来料检验项目 这一点,不需要过多解释了吧,毕竟他们是生产这个零件的专业厂商嘛! 来料检验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是复核!是为了确保零件是/大概率是合格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确保什么零件呢? 这一批零件! 这也是原则之三。 c. 质保书也罢,来料检验报告也好,要能代表这批零件 所以,什么批次数量啊,生产日期啊,得在报告里明明白白写好。 真的出现什么大的质量事故,要对簿公堂,如果你拿出一份报告,上面没有任何批次数量信息,哪怕也有检验日期,也属于没有意义的报告,哪怕后面打官司了,这些没有批次数量信息的报告也不具备法律效益。
03 来料检验,可以取消 看到这,先别激动。
当然,小唐老师这么说是基于以下几点的。
汽车主机厂绝大多数是没有来料检验的,为什么他们可以,你就不可以? 咱们做到什么样可以和主机厂一样不做来料检验?
完全不做不敢,但是部分外购件不做还是相当常见的。
比如免检! 免检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给得出合理的免检进入与退出机制! 另外,如果来料检验真像上面提到的用意念检。 还真不如取消检验呢! 当然,取不取消小唐老师说了不算,得去问你客户。 :)
最后,来个小彩蛋,分享三个来料检验相关材料给大家:
其中一个长下面这样(可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