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职场经验

职场不是下一所大学,你的思维方式调整好了么?

3960 0
发表于 2020-11-8 18:32: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我的工作是职业发展教育,所以每当朋友们遇到这方面的困惑,都会找我吐槽。

这些吐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些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基本都是“和老板沟通心好累”;第二类是新晋管理者,大多都是“带领下属心很累”。

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影响了职场中领导与下属之间的沟通,究竟谁需要改变。 其实,关系是双方共同影响的结果,领导需要提升辅导下属的能力,而新人也需要让自己更加职业化。 于是,我访谈了一些职场新人和新晋管理者,找到了那些影响我们沟通的核心问题。 今天,我会从职场新人的角度聊一聊,从学生身份到职场人身份转变中,存在的最大阻碍:学生思维。

907aaf8303db506749c8d5c8f0044a0b_1000x668.jpg

1、 学生思维的八大误区,你不会都踩过吧

存在“学生思维”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根本没有意识到。



误区一:高学历是职场最大的底气

常见表现: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都容易在职场初期表现出“名校光环”的优越感,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学历普通的同事的时候,会出现如下口头禅:

“当时我在X大的时候……”以及“算了,说了你们也听不懂……”


存在原因: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评价标准是非常单一的,成绩好学历高就代表着优秀。 名校教育中,老师会跟你强调你的优越性;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也会在其他亲戚面前显示这份优越感。
职场真相:高学历只是进入一家公司工作的门槛,只能证明你的记忆力还不错。工作中的底气不来自于你毕业于哪里,而来自于你在公司做成过什么事情。 未来领导如果夸一个人:“这年轻人真不错,不愧是X大毕业的。”你千万别误解,他只是想告诉大家:“你看我们公司多厉害,吸引来这么多名校生。”


误区二:薪资高低直接代表了公司地位

常见表现:很多职场新人,都对同事的工资有极大的窥探欲,想通过对比其他人的工资,来判断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存在原因:校园中,我们习惯了被老师家长拿着成绩单来做比较,职场中,我们以为工资单就是成绩单,工资高的就是“三好学生”。
职场真相:一个人在公司的地位,既要看ta自上而下掌握的决策权、资源和收入,也要看ta自下而上建立的威信和话语权,你的地位并不仅仅由工资单上的数字决定。 而且,千万记住,公开谈论工资是职场大忌。

误区三:领导有义务手把手教我工作


常见表现:很多职场新人都容易对领导抱有极大的期待,认为领导有义务手把手教自己工作。

存在原因:校园中我们主要以“被动学习”为主,跟着老师上课的节奏来。我们没有学好时常会抱怨这个老师不会教,没有学过就考的题目我们会把它定义为“超纲”。
职场真相:过去是我们交学费给学校,学校提供服务,我们是消费者;现在是公司支付我们薪水,需要我们提供服务,公司才是消费者。 在职场中,老板不是老师,而是资源。不能被动等待老板手把手教,而是要学会定义问题、主动求助。


误区四:机会要等做好了准备再去争取

常见表现:很多职场新人在面对机会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能力和经验还不够,没有准备好,所以不敢争取。


存在原因:在读书的时候,每当我们考试成绩不佳的时候,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老师家长,都会把原因归结为“考试之前没有好好准备。”
这句话不仅成为了我们面对失败最好的理由,也成为了我们避免失败最好的借口。
职场真相:在职场中,一个人是无法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的,每一次的能力提升都是通过搞定一件看似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中实现的。 你会发现那些抓住机会的人,在每一次挑战自己中提升了能力;而那些打算准备好再上的人永远没有准备好。

66d1d86e2816b8116190aa2df190384a_1000x661.jpg

误区五:领导打断我说话就是不尊重我

常见表现:很多职场新人在工作中都会遭遇汇报工作被老板打断的情况,其中很多人还会抱怨:

“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我觉得说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为什么要打断我呢?打断我说话就是不尊重我的人格,这是一家不关注员工感受的公司。”

存在原因:在学校中,我们反复会被教育:“不管对方说的有没有道理,先听完,不要打断,否则是非常不礼貌的。”
因此,很多人也把这个原则带到了工作中,认为不管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别人都不能打断我,要认真听我说完。
职场真相:在校园中,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因为教育讲求的是以人为本;但是在工作中,浪费其他人的时间是不礼貌的,因为公司追求的是效率为先。


误区六:我这么努力,领导怎么还是看不到

常见表现:很多职场新人在工作中都会展现自己工作的苦劳,反复强调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同时还会吐槽老板不会管理没有人性。

存在原因:在校园中,一个好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成绩好,还要学习态度好。因此,老师不仅会表扬成绩好的同学,也会表扬那些虽然成绩不够好,但是学习态度很好的同学。老师鼓励怎样的行为,学生就容易效仿怎样的行为。
职场真相:职场拼的是功劳,而不是苦劳。对于公司来说,只有努力是不产生价值的,尤其是低效的努力。
职场要的是漂亮的结果和高效清晰可复制的完成过程。 想要让老板认可你的价值,先达成工作结果,然后把工作过程总结成为可复制的方法论。你就是老板眼中的高价值员工。


误区七:反正要离职,能不管就不管


常见表现:很多职场新人都觉得,提出离职后,这份工作就和自己就没有关系了。在离职前交接工作的时候,口头禅就是“这个我不知道,这块不清楚。”

存在原因:在应试教学下,我们每一次升学都会换一批新的校舍、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所以每次升学对于我们生活都是一次翻篇,你都收获了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职场真相:在职场中,从来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翻篇和纯粹的重新开始。
你的每一段工作经历,都会跟随着你,每一任老板和同事对你的评价,都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对你产生影响。

误区八:离职就可以公开吐槽老东家了


常见表现:很多职场新人换了工作之后,通过前后对比,往往会对前东家有诸多不满,甚至在公开场合吐槽前东家。

存在原因:在读书时代,当我们总喜欢在毕业的时候吐槽母校的种种不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母校就是那个只有你可以吐槽,但是别人都不能吐槽的地方。”
职场真相:前东家不是母校,前东家恰恰是别人怎么吐槽都可以但是你自己不能吐槽的地方。 一方面,前东家很可能是你职场中一部分重要的人脉资源;另一方面,其他人会通过你对于前东家的态度来判断你的人品和能力。 别忘了,学校往往是根据成绩分配的,而每一份工作都是你通过面试后自己选的。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2、职场不是下一所大学,而是一个全新的系统


看到上面的八大思维误区,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学生思维”给职场发展带来的杀伤力呢? 其实,每个人在进入职场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带有“学生思维”。毕竟我们在拿到大学毕业证的一霎那,就被一脚从校园踹向了职场,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可能在瞬间进行转变的。 但不一样的是,有些人在进入职场的头两年,就迅速进入了职场人的角色,习得了职场思维;有些人即使工作了十几年,还是会被“学生思维”深深地影响。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认应试教育,而是辩证地来看,十多年的应试教育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方面,应试教育给了我们相对公平的争取教育资源的机会;但同时,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学生思维”,也是我们适应职场环境一个极大的阻碍。 刚刚我们归纳的八大误区,其实都是零散的点,想要真正地从“学生思维”转变为“职场思维”,我们需要从本质上了解:校园与职场有什么不同。

e0e14dfcf1ebb35ca69d7c36f8a84c39_1000x657.jpg
对于理解校园与职场,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化思维来进行拆解与分析。 从系统化思维的角度来说,任何系统都有两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要素、关系。其实学校和公司就是两个系统。 我们来看一看学校这个系统中,都有哪些要素呢?大概能想到的就是老师、校长、同学以及……同学的家长。

到了大学相对复杂一些,有了辅导员、学长学姐、室友、学生会同事等等这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大学的人际关系要更为复杂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用结构化思维进行归类,大致还是可以归类为:1. 同学类,2. 师长类,3. 工作伙伴类, 4. 室友。

不要问我为什么室友是单独一类,有过室友的人都能理解哈哈~ 所以,我们在学校系统中,基本只需要学会处理四种关系。 那让我们再看一下公司这个系统,公司的系统中都有哪些可以归类的要素呢? 从纵向来看,你会有你的同事、你的下属、你的直系上司、你的直系上司的上司……

越扁平的组织层级越少,越大的组织层级越多,我们假设你所能够接触到的层级数是N。 从横向来说,凡是你需要打交道的部门,每个部门都至少包含了两类要素,一类是和你平级的跨部门同事,另一类是和你的直系上司平级的跨部门的领导。

假设你们公司有M个你会接触到的其他部门。 这里强调一下,你的直系领导和你直系领导的直系领导,是不能归为一类的;同样,不同部门和你的直系上司平级的领导,也不能归为一类。

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这些关系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题,你至少需要处理2*N*M种关系。
以圈外为例,作为一家结构扁平的创业公司,这个结果都接近50了。如果再加上一些工作项目组的关系,这个结果可想而知。而且伴随着你每换一份工作,这个数字都会有一个翻倍的增长。 对比之后,我相信你一定发现了,4和50,是两个量级的系统。

因此,千万不要把职场当作下一所大学,这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当中有很多种关系的连接方式,是你过去从来没有经验的。 没有人天生就能应付陌生的系统,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 圈外在做的事情,就是首先让大家意识到从学生角色到职场人角色之间本质的变化;然后通过体系化的课程,帮助大家清晰认识、快速适应职场。

把反复踩坑的时间,用来快速迭代和成长。
以上文章来源于圈外同学,版权归属于上海晓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来源:华为WeLink,2020.11.5)
车研会员,开心每一天!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