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整理汇总自网络公开资料。
高手的思考深入而广泛,普通人的思考肤浅而狭窄。 没有正确的思考方法或思维方式,再怎么思考也无济于事。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同一水平的思考无法解决同一水平的问题。 但很多高手的思考方式,并不好学到,比如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得益于他的天赋之高,普通人难以学到。 那么,有哪些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认知边界,更高维度的思考呢?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看看(中国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为我们总结的思考和学习方法。
一、思考的方法: 高手的思考深入而广泛, 普通人的思考肤浅而狭窄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
有一次,赫舒拉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卓越经济学教授和名誉退休教授)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
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
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
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
于是,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
1.谁是谁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
要“出风头”或者“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
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2.问题要达、要浅、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 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 我自己的佃农理论,就是由几个浅问题问出来的。
传统上的理论,都以为既然土地种植的收成是要将一部份分给地主,那么地主以分账的方法征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征税一样,会使农民减少劳力,从而使生产下降。
我问:“既然生产下降,租值就应减少了,为什么地主不选用其他非分账式的收租办法?”我再问:“假如我是地主,我会怎么办?假如我是农民,我又会怎么办?”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大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些什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
举个例子: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 有一个学者大做文章,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但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
3.不要将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抹煞了,以致什么也想不到。
逻辑学——尤其是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法论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
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复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
那些主张“演绎法”或“归纳法”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科斯(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殊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罗素有一条座右铭:“无论一个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它总要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他又强调:“若无半点见解在手,那你就什么辩驳也赢不了。”
在思考上,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可走多远,到哪里去,难以预先知道——但是非试走一下不可的。
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感的特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
4.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的。在这方面,我认识的高手都如出一辙——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
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顿开。 茅塞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微转变一下,可能茅塞顿开。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 答案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却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暂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决这个暂定的答案,我们就可对答案增加信心。
当然,可靠的答案还是要经过逻辑及事实的考验的。
第三,角度有远近之分。 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在大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伤大雅。
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人会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5.例子远胜符号 推理时可用例子,也可用符号;有些人两样都不用,只是照事论事,随意加点假设,就算是推理。后者是茶余饭后不经心的辩论,算不上是认真的思考。有科学性的思考,用例子是远胜用符号的。
数学是以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严格来说,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符号。画面是没有符号的,但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大量的字来表达画面,就成了例子。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
用例子有几个基本的方法:
第一,例子要简而贴切。 以例子辅助推理,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内。通常的办法就是将例子内的枝节删去,使重点突出,务求在重点上例子与理论有平行的对比。
简化例子要有胆量,也要有想象力。例子简化得越厉害,复杂的理论就越容易处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简化了的。以严格的准则来衡量,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楼阁,其非真实性与简化无关;另一类例子,却是因事实简化而变为非真实--我们称后者为“实例”。
纯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改为贴切,是可帮助推理的。但要有实际应用的理论,就必须有实例支持。
少知世事的人可先从假例子入手,其后再找实例辅助;实证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这一步。经验对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因为实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 在思考上,较新奇的例子会较容易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后再用的就少了创见。
第四,要将例子一般化。 这一点,中国人是特别弱的,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太多理论就等于没有理论。将每个例子分开处理,理论及见解就变得复杂,各自成理。无意中变成了将事实解释事实。
将多个不同的例子归纳为同类,加以一般化,是寻求一般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另一个极端,过于一般性的理论,因为没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没有解释的功能。有实用的理论是必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归纳,也要分类。
分类的方法就是要撇开细节,集中在重点上不同例子之间难以共存的地方。将一个例子分开来处理,我们也应该找寻跟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法一般性化”的实例。若是有的话,在逻辑上这实例是无法用理论解释的——这就变成了科学以外的事。
第五,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可靠的理论,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的——但若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6.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人的脑子是有着难以捉摸的机能——连电脑也能想出来的脑子,其机能当然要比电脑复杂得多。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 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以前想得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
二、读书的方法: 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学会思考的方法后,还需要养料,也就是知识,而读书就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1.以理解代替记忆 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但如果学习的课题较多,就需要理解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具体可以这样做: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2.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读书时间不够的人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如何知道集中力是否提升?
你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3.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但在发问前要先做准备,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 A、“是什么”(What) B、“怎样办”(How) C、“为什么”(Why)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 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那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别人之前,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或网络上找到。
4.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
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 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
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思考的方法,在于:
不要被权威迷惑,要客观推理他们的观点或理论;
问题要一针见血、要浅、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先以预感来思考,再用逻辑来推理,而不是步步以逻辑为先;
换个角度来推想,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善用例子来分析;
百思不解的问题,搁置一段时间,答案自己就会走出来。
当我们懂得思考的方法,就不再迷惑,也不再陷入问题的死循环,反而能找到新的人生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