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打电话过来,语气幽幽地说:“姐妹,我最近过得很抓马,诸事不顺,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道理,可为何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感觉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 这让我有些诧异,朋友在一家国企做培训师,薪酬福利都不错,貌似工作量也不大,家庭看上去也很幸福,为何突然会生出这般念头? “我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给学员摆事实、讲道理,但很多事落在自己身上,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完全解决不了。”她继续说道。 这让我想起电影《后会无期》在宣传时,海报上赫然印着的标语:“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呀,我们走了很远的路、见了很多的人、听了很多的道理,却发现穷极一生都在追逐,还是没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听到”不等于能“做到”,“做到”也不等于能“做好”。 从“听过道理”到“过好一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弄清楚这背后的逻辑关系,才能发现自己认知盲区。 01 第一,道理是有时效性 回望我们的成长之路,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讲的道理你要听。” 稍微解读一下,大意是指老年人的阅历比较丰富,他们提供的意见具有借鉴意义的,这个说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但有个认知盲区是值得注意的,道理都是有时效性的。比如某个道理在某些情况下适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就不适用。 即便是老人讲的道理,我们也要辩证去听,而不是照单全收,因为旧的认知是无法带来新的变化的。 举个例子,古人语:“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源于明代诗人杨基的诗:“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作者当时身居朝廷要职,却出身寒门,以诗明心境,大意是说只要你有能力就行,无需过问出身何处。 但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当前的职场,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比如,我们在招聘面试环节,恨不得把你的“出处”扒光,你毕业于哪个院校?是全日制吗?实习期间做过什么项目?有什么成绩?收获了什么? 再比如,我们在评估外训讲师时,也会关注到对方的教育背景、工作履历,是否有在高校或大型企业任职的经历? 你看,说好的不问出处呢? 所以,我们听到的道理是有时效性的,要学会思考和分析,而非盲目听从,然后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相反,我们应该结合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理性地去看待听到的道理。 02 第二,道理接收的偏见性 听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除了道理有时效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理接收的偏见性。 所谓的偏见,要么是道理传递的信息出现残缺,要么是听者解读出现了偏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每秒钟会接收到超过200万条的信息流,数据过于庞大,大脑就会对某些信息自动进行屏蔽和优化,只提取自己想要的那部分信息。 举个例子,职场人大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迎着朝阳、穿着得体的职业装,哼着小曲去上班,本来心情是极好的。 但却因客户一句抱怨,领导一顿责骂,就开始整天闷闷不乐,甚至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负面偏好”,是指通常我们会更关注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正面信息和美好事情。 这点对于信息的接收,同样适用。 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在听的时候往往会自动删减信息,或选择性去听残缺的信息,还着急地对号入座,导致所接收的信息变得“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 比如,我们常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若把这句话放在职场上,也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你需要证明自己金子,其次,你得让别人看见你是金子;最重要的是,你得遇上一个懂得欣赏金子的伯乐。 否则,你不过是满身裹着泥土的金子,别人只能看到你邋遢的外表,却无法欣赏你美好的内在。 所以,我们在听到道理时,要追根溯源,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多问多思,辩证地去理解道理。 03 第三,道理是“起点”而非“终点”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道理有没有用,能不能让你好这一生,关键是看你是否有意愿改变,能否脚踏实地去践行。 当我们能够判断道理的时效性,又能够没有偏见地理解道理,那就只欠“行动”这股东风了。 要知道,听到道理只是“起点”,只有通过持续行动、总结反思、及时调整,才能达到“终点”的彼岸。 否则,听到再多的道理,也只是空想。 比如,我们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职场上,每个人都希望有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升职加薪,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但真正能沉下心去学习成长的却是少之又少。 被领导批评就满腹委屈,与同事相处快就怨声载道,一言不合就转身离职,把时间线拉长去看,这不过是职场成长需要经历的苦难,如果连一点委屈都忍受不了,又何来“人上人”的发展呢? 到头来不过是把道理束之高阁,每天看着却迟迟不去行动,生活当然也一如既往不会变化,又怎么能过好这一生呢? 说一千道一万,道理不是万能的,真正决定你过好这一生的是思考和行动。 愿你从现在开始,能够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对道理有所思,有目标有所行,美好的人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