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功人士都爱读“闲书”?

[复制链接]
查看4243 | 回复0 | 2021-9-5 13: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无视功利热爱阅读的人毕竟少数。

读书无非也是摄取信息的一种手段,于是,人难免困惑,那读书跟生活中与人交流,或者看视频、煲剧有什么实质区别?

其次,我们看书确实能增长点见识,但多数并不能直接运用,不会让我涨工资、找到好工作,甚至没法让我看到可见的改变、提升。

有些内容哪怕有所启发,不久后终归忘记,那看书的意义何在?

仔细想想,这些问题不无道理。

这篇专题,我就从实用层面谈下我读书多年的体会。

先声明下,下文所说的“书”仅指“好书”。很多烂书确实不值得看。

7956fca30655cef1c3b595992682982a_760x506.jpg

人最怕的不是无知,最怕的是对错误的知识深信不疑。

一、作为摄取信息的方式,看书有何不同?

我们日常交流其实都在遵守一些“社会潜规则”——生活语言、大众语言、接地气的语言。唯有世俗语言才能融入世俗生活,否则就会被社会排斥,孤立。像孔乙己那样,跟人聊“回”字的四种写法,不合时宜。

这种世俗语言,不仅用于人际交流,还体现在所有面向大众的休闲方式中,短视频直播、影视剧、流行音乐……但凡面向大众的,尤其是畅销的,必然采用世俗语言。

世俗语言的好处是我们能在潜移默化中轻易融入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思考、行为方式中,容易有归属感。世俗语言,交流的内容是次要,重要的是“交流”本身,是情感的互动与投资。

世俗语言对于群体,更容易凝聚人心,“修身齐家平天下”无法叫醒芸芸众生,“打土豪分土地”则一呼百应,因为后者是世俗语言。

世俗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仅有世俗生活,也不行。

比如,会让眼界变得越来越窄,柴米油盐,一点儿破事就能撑破小肚子。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世俗的内驱力是物质欲望,这是个无底洞。这是由人类大脑的生理决定——快速适应周遭的一切。无论多么优质的物质供给,新鲜劲过后,你都会很快「无感」,然后欲求更多。

只需略微反思,人们就会意识到,完全的世俗生活,无非是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无论是商政名流、精英白领还是普通人,归根结底,只是一遍又一遍推着越来越大的石头上山下山,无限循环的地狱。

那怎么办?看书啊。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就是这个意思。

书籍的语言,自诞生起,就在世俗之外。书的“始祖们”,道德经、圣经、理想国、诸子百家,谈论的都是与“生活有关但又超越生活”的话题。

我们在书中,可以肆无忌惮的与“星辰大海”对话,你喜爱什么就能读什么,你不知道自己喜爱什么,也可以通过阅读找到。书籍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虽然大脑容易适应物质,但却难以适应精神,原因很简单——“学而无涯”,以无穷应对无穷。大海星辰填满无穷欲望。

这就是书籍摄取的信息与日常交流、休闲娱乐摄取信息的根本区别——后者仅限于有限的世俗,前者不仅可以聊世俗,还可以聊世俗之上无穷无尽的话题。

换句话说,阅读好书是让我们摆脱“西西弗斯命运”的唯一出路。

当然,也许一些读者还年轻,对这个「深度实用」价值不太在意。那我再谈些「浅层实用」吧。

二、读书是获取信任资本的开放通道

咱就从最功利的情境说起——谈婚论嫁。

我一个邻居小玩伴,一表人才,事业单位工作,单身。他偏好高学历的姑娘,逢年过节,我先后给介绍两位,但都没成。问那两位女同学,她们的反馈竟惊人一致:第一印象可以,聊多了,略无趣。

我继续追问,终于发现问题所在:他们无法用同一层次的文化语言交流。

以前我也觉得「文化语言」虚无缥缈,有那么重要么?

近年阅历多了,再仔细研究人们的密友圈子,就发现「文化语言」非但不虚,而且还是进入某些圈子的必备资本,是一种“文化门槛”。

《人类简史》中,赫拉利解析,陌生人要达成协作,前提是他们相信共同的叙事。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能说同一层次的语言,就是一类共同的叙事结构,是“信任资产”的一种。

要知道,今天的社会,最昂贵的成本是“信任”。

我职场合作过的销售很多,但最终私下成为朋友保持联系的却只有一个,他跟其他销售不同之处是热爱读书。跟他共事时我们很少聊工作,更多的是聊些宏观物理、社会形态、历史演化那些“有的没的”。我们之所以能彼此信任,或许是潜意识里觉得,一个热爱仰望星辰的人,品格能龌龊到哪里去呢?

反之,我们从小到大的玩伴,有些玩着玩着就因为文化语言差异,可说的话越来越少,关系慢慢的也就淡了。

我们看很多名著里,比如《红楼梦》,宝玉与初次见面的妹妹们交流的第一句往往是“妹妹读过什么书?”

《挪威的森林》中,永泽认为渡边值得结交,理由是他也喜欢看《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些都很有代表性。

论其实质,是因为「文化语言」是在陌生人间建立内在信任的密码,同样的语言意味着类似的价值观,因而可以信任。

很多时候,职场的关键升迁、生意场的大小买卖,机会就是这么做进去的。

你观察下对接高级客户的销售,光靠情商、世故远远不够,还得能跟客户说同一层次的文化语言,那些最为成功的人,往往都不会无趣。

这一文化语言,就是靠海量的阅读获取的,是进入某个圈子的“文化门槛”。此外,文化语言具有向下兼容性,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可以随时调整来融入(如有需要)较低层次,但反过来,却不行。

所以,多读点非功利的“闲书”,受益无穷。

目前谈的是阅读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价值。

下面,咱再聊一聊,阅读对个人提升方面的实用价值。

这可就多了,下面,我仅谈几点对我触动较大的。

三、洞察之眼

很多人追崇那些“找本质”、“底层逻辑”、“第一性原理”之类的方法论。为什么?

因为这些方法论迎合了人们的“速成幻想”——我与专家们的差距只是些窍门技法,只要掌握这些“底层原理”,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可能么?

事实的真相是,对于知识渊博的人,他根本无需任何方法论即可一针见血抓住问题本质,进而转化成“生产力”。

反之,对于只掌握了应试知识的高材生们,在很多领域,就算给他们“第一性原理”,也不会用。

比如,在内容领域创业,有个最基本的原则:顺应文化土壤。

但有多少人真的理解「文化土壤」意味着什么么?

很多人知道我们是儒家文化,甚至能更进一步回答,是「入世文化」。好,现在我把内容领域创业的原则给出来了,要顺应国内的入世文化。

然后呢?怎么运用到业务中?不知道。

那我们该如何才能真正弄懂「入世文化」的精髓,并深刻理解它对普通人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等潜意识的影响?

无他,唯有用心阅读各类“闲书”,譬如解析诸子百家(尤其是儒道)的经典,东西方文化对比,严肃的历史书籍等等。

没错,阅读这些人文类的书不会让你升职加薪,但一旦你能深入领会传统文化,你就能把上述「顺应文化土壤」翻译成一句内容创业的箴言:无论主营业务是何领域,但一定得把它们“翻译”成实用功利式语言。

再进一步,怎么翻译,如何把握分寸?这些同样需要各类人文类“闲书”提供的广泛“原材料”。

类似道理,不少人都曾吐槽我们的政策对外国人过于“让利”。但如果人们理解华夏文明对外的态度一贯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明白它的渊源、文化惯性,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政策。

更进一步,如果你认为这类「原理」兹事体大,仅凭一方之言不可信,那你还能借助阅读各类“闲书”,从其他完全不同的领域进行验证。比如,系统科学、人脑神经科学、社会文化学(这些可绝大部分都是“闲书”)……如果你能从不同维度的理论中得出类同的结论,那我们就能极大的信任该「原理」的可靠性。

所以,你会发现,无论是厉害的创业者还是职业投资者,他们大都热爱阅读经典,喜欢看各类不实用的“闲书”,因为这些人都很清楚,把这些“闲书”的知识杂糅后就很可能解读现实世界中隐含的“金矿”信息。

但你什么时候看他们看那些“本质思考力”“底层逻辑”“高效学习”之类的书了?

所以,现实中为什么有些人能“一点就通”,或“一下子”就顿悟?

原因根本不是什么悟性、智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你只看到他们的表面,却没看到他们脑壳里那此起彼伏的电化学反应——那些大量“无用的闲书”。

或者,我可以打个比方,阅读好书就好比在我们的心智中打磨各类镜片,现实世界的信息无穷大,而人脑的处理能力有限,如何更好的处理现实问题,唯有灵活运用各类心智镜片。

四、心智镜片

今天心理危机无处不在。人们遇上点“自卑、不自律、自我怀疑”问题,第一反应便是先来一针“心理治疗”。无怪乎网上的畅销文,大都竞相引用心理学理论。

有些读者问我靠不靠谱,我看过一些,总结起来就是,“想学扣篮么,学姚明的姿势就可以了,一二三。”至于没有姚明的身高?别管那些,你该专注自己,一二三练起来。

问题出在哪里?我在以前专题中已经强调多次了:

解决系统问题的方法在系统之外。

根治心理问题的方法也在心理学之上。

以我自己为例。你们曾遇上的问题,迷茫、痛苦、拖延、自暴自弃,我也经历过。但我没有求助相关心理学,取而代之,我看书。

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刹那安静的世界,不觉流转的时光。“心理问题”不攻自破。

为什么阅读能够救赎,而其他娱乐消遣却只能让人逃避片刻?

最根本的原因,是看书能为人提供多种看世界的「镜头」,能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

一旦我们切换看世界的模式,那么我们就能改变对自身处境的看法。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打击,有些人恐慌焦虑,有些人波澜不惊?常见的说法是,有些人心绪敏感,有些人没心没肺,但这些归咎于性格的笼统解释等于没解释,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属于什么“性格”?

真实的原因是,前者的世界很小,后者的世界很大。

在你心灵的天花板内,一点小闪电也是五雷轰顶,但在无限宽广的天地间,雷鸣风暴也不过刹那烟火。

一个不爱阅读,只沉浸于世俗生活的人,摄取的信息永远局限于世俗生活内,这样的「世界图景」只会随着年纪、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弱,越活越小,这或许是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越大,路也就越走越窄。

而阅读,能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引入无限的生命体验:

你读名著经典,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社会文明、不同人生阅历下的挣扎、抉择、奋战的人生命运。阅读他们的故事,沉浸其中,就好比亲历了一番;

你读历史,能发现人性千百年来不变之处,也能发现人类为了应对人性缺陷所做的各种社会尝试,进而能更好的理解今天周遭的一切;

你读了人类考古学、社会学后,对人们口中的“人性”开始怀疑了,《国富论》的基础假设,《自私的基因》试图证明的人性……你开始质疑整个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对人性的错误理解之上(这就对了)。

于是,你又会开始寻求探索思想史,阅读科学哲学……

我这里举的只是人文类书籍的九牛一毛。

实际上任何领域,数学物理、信息生命、艺术天文、语言符号……无论你从哪一方切入,都能顺藤摸瓜拉出一个惊艳的世界。

这个过程中,你正一手堆砌、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物理世界中的房地产贵的发烫,但精神世界中的家园却无限宽广,任你创建。

当你的精神世界变大后,什么事情还不是过眼云烟、云淡风轻?

这是「做人」的福利。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在书籍中打磨各种心智镜片,限于篇幅,我就不详细介绍了,留待你自己慢慢探索,比如:

显微镜:克制「过度简化」,能基于环境重新定义问题。

照妖镜:辨别事物真伪、优劣,有助于做出高质量决策。

梳妆镜:吾日三省吾身,把错误、失败视作进步的反馈。

以及,很重要的「理想之镜」。

今天很多人“找不到人生目标,没有生活方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此的最好解药,就在我们古老的文化传承中——榜样。

我在榜样专题中剖析过,人类是一种依赖内模仿来发挥自身潜力的社会物种,而广泛的阅读,便是我们发掘最适合自身榜样的“英雄库”。

至此,你也许认可读好书的内在价值了,但是,也许仍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看完了一两本好书,既不知道怎么“用”,也不见得有什么进步呢?

五、阅读与进步的关系

我先解答第一个问题。为何很多好书,看完了也不知道怎么运用其中的知识?

这个问题,我在专题“谈论知识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剖析过了,这里简述下要点。

大体上,知识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个人经历/经验,属于个人私密性质但难以言说的体悟。

第二类,不可言传的知识,属于内化了,在实践中积累,但无法直接传授给他人,类似「技能」那样的知识。

第三类,可言传的知识,即通常说的定义、理论、经验总结等等,是上述第一、二类知识高度“压缩”的结果。

我们阅读中只能获得第三类知识,因而它无法直接“拿来就用”。我们运用这些知识前,必须积累大量相关的问题情境,以及过往践行经验,再综合运用你的第一二类知识(这是无意识过程)进行“逆向解压”,把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

这需要广泛践行,更需要阅历积累。

其次,很多人大概很好奇,我们大概要阅读多少本好书,才算得上知识渊博?

这虽然是个见仁见智、无法量化的问题,但我可以给点粗糙的建议:

20210902-985a8e69a3ecad5b_760x5000.jpg



从你阅读的第一本好书到第十本左右时,这一阶段以培养阅读的“读感”为出发点,可优先选择感兴趣的读物,同时还可以看些相应主题的记录片;

从第十本到第三、五十本,这个阶段你会察觉到知识面变宽广了,可以不再限于简单文体的书籍,除了泛读也要精读(且反复阅读)一些书,不要追求数量;

至于第三阶段,我相信你已经不用多少外部指引了。

最后,那些认为“没时间”读书的人,恕我直言,把你每天浅薄娱乐的时间挤一部分出来,一年认真读完三五本书没问题吧?

用一两年时间把阅读的“读感”培养起来,后续的看书就是娱乐消遣了,还愁挤不出阅读的时间么?


最后,分享一句所有读书人都会认同的观点:

一旦一个人开始热爱阅读,那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进步了。


(内容来源:华为WeLink,2021.9.3)
车研会员,开心每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