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 CHEYAN.net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既想当庄家又想做玩家,李彦宏口中的Apollo商业模式打算怎么走?

2018-8-5 21:06| 发布者: 黄Charlin| 查看: 1109| 评论: 0|原作者: 张男|来自: 亿欧

摘要: 进入八月,各大上市公司纷纷对外披露第二季度财报。8月2日,百度也发布了Q2财报。其中显示,百度第二季度的总营收为人民币260亿元(约合39.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人民币64亿元(约合9.67亿美元),同比增长 ...

进入八月,各大上市公司纷纷对外披露第二季度财报。8月2日,百度也发布了Q2财报。其中显示,百度第二季度的总营收为人民币260亿元(约合39.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人民币64亿元(约合9.67亿美元),同比增长45%,超出分析师预期。而这漂亮数据的背后,隐隐展现潜力便是百度的开放平台——Apollo。

更引人关注的是,在随后的高管会议中李彦宏透露了Apollo的几个商业模式。简单来说,Apollo将基于百度多年在自动驾驶领域深耕的研究成果,向合作伙伴出售仿真平台、高精地图、计算机硬件ACU(Apollo Computing Unit)。除此之外,Apollo还会提供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比如代客泊车等。

百度掌门人发话了,众人关于Apollo到底靠什么赚钱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而在此前,哪怕许多百度自己人,也说不清楚Apollo到底会怎么赚钱。就像之前时任百度副总裁的吴学斌曾在2017年7月的一次行业活动中说所的那样:“Apollo的商业模式与已有的所有汽车产业链的商业模式都不同。但具体是什么,我还不能说。”

但根据李彦宏所披露的信息来看,Apollo的商业模式和传统汽车产业链的玩法也没什么不同。百度要做的,无非就是通过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和产品,在共同打造智能汽车的同时完成商业变现。

实际上,这种模式在此前Apollo与合作伙伴的落地成果中早已有所体现。截至今年7月,Apollo已经帮助很多车企和初创公司实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工作。比如在出行领域,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生产的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已经量产100辆,并计划发往北京、雄安、深圳、福建平潭、碧桂园、湖北武汉、日本等地开展商业化运营。与“阿波龙”有着相似名字的农业机器人“阿波牛”所“值守”的农场也将在今年秋天对外开放,据了解,“阿波牛”是百度与托尔泰克合作生产的自动驾驶车,这是Apollo在农业场景落地的成果。

此外,Apollo还与江淮、北汽、奇瑞等传统主机厂达成合作,宣布在2019年将与江淮、北汽分别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2020年与奇瑞量产L3级别的自动驾驶车,2021年前后与北汽量产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

既然是通过常规的合作来实现商业变现,那当初吴学斌为什么要给外界带来“不同”的想象?亿欧汽车分析认为,其首要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产生兴趣,加入Apollo的自动驾驶生态圈。当时吴学斌作出回答的时间是2017年7月,Apollo刚刚发布3个月,距离陆奇公布Apollo开放路线图也不到1个月,正处于“出生”阶段,合作伙伴也甚少。正是因为是看重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经验,又似乎是受吴学斌言论的影响,目前与Apollo合作的企业已达119家。

其次,这位当时的百度副总裁大概是想给资本市场画个“大饼”。谁让现在的投资人都爱“听故事”呢?百度故意将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也可以理解,毕竟越神秘的东西就越吸引人。

但如今随着李彦宏将Apollo的神秘面纱揭开,Apollo似乎成了“自动驾驶界的Tire1”。而纵观Apollo生态中的合作伙伴,其中不乏有博世、大陆等“正经八百”的Tier1企业。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的Apollo会不会与已达成合作关系的伙伴之间产生竞争呢?

这个问题暂时没有答案,但实际上在Apollo众多的合作伙伴中,百度似乎已经与一些企业“貌合神离”的。据亿欧汽车了解,2018年,Apollo在与某自动驾驶公司达成合作后,并没有和其展开实质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Apollo的合作伙伴多达119家,这很可能不是个例。没有竞争关系的合作对象尚且如此,在未来合作对象还有可能变成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双方还会不遗余力的为彼此提供技术支持吗?

作为专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软硬件开放平台,仅仅一岁半的Apollo在百度的背书下,已经在行业内建立了影响与地位。其未来的商业模式到底该怎么走,值得百度高管们深思。毕竟,百度不能既想当庄家开盘子,又想当赌徒下场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