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徐和谊显得很忙碌。 焦灼的6月份不仅因为气温的飙升让人心情浮躁,对于汽车圈的大佬们而言,真正的焦虑更在于即将交出的车市期中考卷。为了让这份期中考卷的成绩更具发展的可持续性,徐和谊也拿出了南下北上、合纵连横的真本事。 汽车头条App注意到,6月27日,北汽集团与华晨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将“共同开拓东北及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按照这一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公务用车、出租车、网约车、私人用车、速递物流车及分时租赁领域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在沈阳乃至东北市场的示范推广,未来进一步拓展至全国市场。” 同时,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充换电设施建设以及资本运作等领域,双也有意向商讨设立合资公司,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而无独有偶的是,围绕北汽集团“全面新能源化”的既定战略,6月18日,北汽集团也与麦格纳将在江苏省镇江市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打造对外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并计划首先投产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的相关车型。” 在加上签约麦格纳的前一天,徐和谊一行还前往苏宁总部,与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共同探讨新能源业态布局,推进双方业务合作,为北汽新能源探寻研发与制造之外的创新路径。 短短一个月之内,秘访苏宁、签约麦格纳、联手华晨集团,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尺度和深度并不多见。这也再次彰显出徐和谊加码“豪赌”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与魄力。 要知道,对于此时的北汽集团而言,无论是坊间一些“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的说法,还是身处国企改革的旋涡之中,一场围绕“高、新、特”的自主版块业务调整已经箭在弦上。 但在这一过程中,用徐和谊的话说,变革中的北汽集团要抓住“动全身”的机会,牵好“全面新能源化”的“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除了6月份紧锣密鼓的围绕新能源大手笔布局,进入2018年至今,徐和谊在数月内已落地多项举措,持续强化北汽集团尤其是北汽新能源的供应链、研发体系等板块,力求新能源业务做到“粮草先行”。 特别是在今年博鳌论坛的“一声惊雷”之后,面对汽车进口关税将大幅下调、外资股比限制逐步取消、中国汽车产业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机遇,北汽集团也加快了与整车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联网新技术企业展开更加广泛的合作。 这包括牵头建设国家首个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创新生态圈;加强与德国戴姆勒、韩国现代等国际伙伴的合作,不断将合作向新能源等新领域拓展等等。 忙碌的徐和谊不仅在上半年实现与比亚迪的“化敌为友”,亲自率队到访比亚迪,就合作方向达成高度共识,还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陪同下参观了长城汽车徐水工厂。此外,头条App还了解到,北汽集团这一连串的纵横捭阖中,还包括了与华为进行了合作可行性的探讨。 显然,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北汽集团谋求转型迫切而坚决。 从此前的情况看,按照去年11月份,北汽集团年度新能源汽车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新能源化战略,其将在全行业率先启动了全面电动化转型。并提出两个新目标:2020年在北京地区停止销售传统的燃油车,2025年在全国停止销售传统的燃油车。 徐和谊曾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态:“下一步各业务板块也要全面新能源化,包括国内企业和海外分公司,包括整车企业和以海纳川为代表的零部件企业。” 其中,整车企业中,除北汽新能源外,北京汽车股份公司、昌河汽车的新能源业务也将强力推进。 而另据媒体报道,北汽新能源也即将上市,“快的话在6月份,慢的话在7月份也会完成”。届时北汽新能源、北汽股份和北汽福田都实现上市。徐和谊透露,“未来北汽整车业务板块A股和H股都要打通,实现全面的资本化和证券化。”徐和谊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