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能源车如同井喷式发展,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一众造车新势力,都将新能源车当做一种展示自身能力的手段。而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新能源造车运动开始陆续上演,同时随着更多资本的介入,这场造车运动也逐渐走向了“高潮”。 于是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版图也逐渐变得更为清晰,曾经认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诸多新能源造车势力扎堆,导致了在中国版图内新能源工厂分布极其不平均,老牌工业区以及很多一二线城市还是车企首选。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企选址也不在拘泥于老牌地区,转而将目光转向了一些三四线城市。本文来聊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版图,看看到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 传统新能源车企:往三四线城市转移 对于传统车企,他们基本上可以算是各自地区的标志性企业,不过在标志之余,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包括了产能问题、运输成本问题等等,所以说建立新的整车工厂也就势在必行。 但是在建新工厂的时候,又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对于工厂选址也是需要进行多方面考量,连同建设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等都要计算在内,所以也就造成了众多传统车企在选址建厂的时候,从较大城市向一些三四线城市转移。 而在三四线城市建厂,除了对车企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同时对于所在城市本身,也能够在工厂的带动下,提升地方经济,所以对于双方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新兴新能源车企:东南沿海是首选 对于一些新兴的新能源车企,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选择了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二三线城市建立整车工厂。对于这些车企来说,地方经济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该地区也需要没有标志性车企的存在,这样也就为这些新兴新能源车企的存在奠定了基础。 像云度选择福建莆田、爱驰亿维选择江西上饶、游侠汽车选择浙江湖州、小鹏汽车选择广东肇庆都是属于此类范畴。同时,所在地政府也势必会给予这些车企以大力扶持,对于这些车企来说,绝对会是事半功倍的结果。 而蔚来汽车则是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们选择与江淮合作生产,这样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建厂生产为企业本身压力,同时也能够保证出品质量,并且还能够借鉴江淮在新能源领域的经验。这样的合作模式有点儿像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合作生产的路子。 合资/外资企业:外企跟着国企走 为了应对2018年就要开始施行的双积分政策,很多国外车企纷纷开始跟国内优势新能源车企进行合作。最早传出合作消息的是大众以及江淮,随后戴姆勒和北汽也在同一天签署了合作意向,福特和众泰也在确认了合作。 而按照外企与国企的合作意向,无论是江淮大众选择合肥、北汽戴姆勒选择北京,还是众泰福特选择在浙江,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在合资国企所在地进行投资建设,而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看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管是像江淮大众一样生产第三品牌电动车,还是像北汽和戴姆勒一样生产奔驰品牌电动车,也都会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做到最快速的投入建设和生产。 东部仍然是热门,西部也要开发 即便现阶段是有很多车企将工厂选址在了西部,但是车企分布仍然是东部占了绝大部分,西部除了四川重庆之外,也很少会有车企的存在。 而这样的状况,更多的还是历史遗留问题,东部经济发展本来就早西部很多年,早些年发展工业的时候,诞生了一汽和二汽,随后依托于经济的发展,又有北汽、上汽、广汽等地方性车企,再往后越来越多车企陆续出现,但是相对集中,基本上就是东北华北一片、长三角一片、珠三角一片,而这三块区域,也确实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 但是随着车企数量的不断增加,东部地区的车企也逐渐趋于饱和,可选择建厂生产的余地也越来越小,如何利用西部的大片开阔地,也就成了车企需要考量的事情。而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现在已经有部分车企开始涉足西部,像吉利在西安、知豆在兰州建厂,都是会进行新能源整车生产。 而随着日后东部地区选址建厂的难度增加,也许还会加上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会将选址重心放在西部地区。 总结 从目前状况来看,传统车企除了自身总部所在地之外,也在逐步占据着一些非一线城市,新兴新能源车企则是将目光瞄准了一线及准一线城市周边的地区。 还是很少有车企将建厂首选选择在西部地区,所以按照现有格局,即便是将来有再多的新能源车企涌入,东强西弱的格局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只能说因为东部地区数量增加,导致选址难度加大,使得车企选址建厂重心将会逐步往西部转移,但是那也只是逐步缩小差距而已,也不会改变根本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