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CHEYAN.net 首页 资讯 行业评论 查看内容

张书林:升华汽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024-8-28 08:44| 发布者: 老黄Charlin| 查看: 75| 评论: 0|原作者: 张书林|来自: 中国汽车报网

摘要: 汽车是综合性强、高技术、高投入、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并渗透到上百个相关产业,说它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恰如其分。而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也证明,社会(世界)是“改变汽车的动力”。这就是汽 ...
 汽车是综合性强、高技术、高投入、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并渗透到上百个相关产业,说它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恰如其分。而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也证明,社会(世界)是“改变汽车的动力”。这就是汽车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相得益彰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已经充分体现在汽车文化的内涵中。

  汽车文化具有三大属性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汽车文化,笔者认为它具有三大属性:
  首先,汽车文化是“人·车·社会”共同组合的产物。汽车文化以人为本,以产业为载体,以社会为依托,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促进,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日益丰富。
  其次,汽车文化的广泛性,在于其渗透于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涵盖广泛领域。比如人的消费需求、生活习俗,不同阶层的消费理念、价值观,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理念、销售服务方式,企业面对竞争压力的态度,科技创新的方向与方式,产业及市场发展的矛盾及应对,甚至包括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的构成,行业准则的建立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都是组成汽车文化形态的要素。
  最后,汽车文化是不同时代产业及社会发展的表征,也是当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缩影。不同历史时期下呈现出不同的汽车文化形态,同时反映了当时汽车社会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70多年来,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汽车大国坚持与时俱进,形成了一种具有广泛包容性、独具特色的汽车文化。中国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的70多年间,我们的汽车文化也紧贴着时代脉搏实现着从无到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从1953年到改革开放前的25年间,简单朴素的汽车文化主要体现在老一辈汽车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建设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表现在老一代汽车人开着自己生产的载重汽车,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做着贡献的快乐和自豪感;表现在全社会对他们的羡慕、尊重与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合资生产轿车。目的是塑造“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的生产格局,让轿车进入家庭,形成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为实现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奠定基础,并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外资和民营企业的逐步进入和新产业链的建立,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围绕着中外融合交流、展览宣传,培育市场消费、4S店等销售服务,汽车技术和试验检测,配套政策法规以及适应新产业结构的管理体制等,新的汽车文化应运而生。巨大的时代变迁,推动着我国汽车文化日益繁荣发展。

  升华汽车文化势在必行

  进入新世纪,为了解决汽车发展带来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的矛盾和建设汽车强国的需要,我国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并赋予了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
  中国汽车产业开始扩大开放、加快转型升级、逐渐走向世界,朝着建设汽车强国的方向越走越快。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多个产业、多种学科的融合,既改变了汽车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竞争格局,也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迫切需要创造出促进产业融合、规范企业发展的机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发展压力。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内核强大的汽车文化推动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汽车文化的升华势在必行。
  “升华”在物理学中,是指固体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人们习惯将这个过程赋予更为广泛、深刻的含义。当前,我国的汽车文化不仅是产业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表征,而且形成了强大的“促进”和“防御”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将汽车文化的功能创新性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多年来,丰富多彩的中国汽车文化活动,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全价值链的变革。从汽车文化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的发展,其对全面提高社会及各专业机构建设汽车未来的积极性,为建设汽车强国做出更大贡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正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继续深化改革,为创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汽车文化为中国汽车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和汽车未来发展的重任,希望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发展与传承我国汽车文化。

  传承宝贵精神财富是关键

  传承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支撑汽车文化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百折不挠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我国汽车文化两大宝贵的精神财富。
  说到奉献精神,我国汽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凭借其广泛性支撑产业发展,但并不直接产生支撑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所有领域的文化活动都需要一个相关机构主导,每一种文化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但资金来源又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这就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机构和领军人物挑起重担。
  多年来,这些机构和个人怀着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用自有资金和在企业支持下创建的各种汽车文化基金,完成了政策研究、论坛访谈、人才成长、奖励先进等一系列需要资金支持的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我国汽车文化的发展仍然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汽车文化健康地走向未来。
  至于创新精神,多年来,我国汽车业通过各种形式汇聚了各专业机构、企业家、行业精英及社会各界的智慧,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形成了跨界融合创新、汽车概念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研发体制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等全新的创新文化。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不仅让我国汽车文化内涵获得升华,也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全球领跑者。
  在我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无论是实现“双碳”目标,还是提升国际化程度;无论是储能技术、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还是地面与低空的交通融合,都离不开与交通、能源、电力、经贸、矿产资源、微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密切合作。这就需要我们培育与相关产业交流沟通、协同发展的创新文化机制,传承好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这是不断丰富和拓展我国汽车文化内涵的必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这番话使我们理解了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汽车文化是一种延续和传承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汽车文化自信既是时代的精神,也是建设汽车强国的需要。有了这个自信,我们就可以创造出更自觉、更强大的驱动力。只有依靠这种驱动力,才能创造出更强大、更持久、更深层的汽车文化内核。
  让我们坚定对汽车文化的自信,让它像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走向世界。

  (作者张书林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