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16日,2024北京国际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简称“北京充换电展”)暨2024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商大会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办。从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到换电站、光储充、超充桩,从运营商、移动充电到储能系统、模块、SaaS平台,再到检测认证机构、换电装备及相关配件设备,展会集中展示了充换电行业最新、最前沿的产品与技术。 聚焦前沿产品与技术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其中公共充电设施320.9万台,随车配建充电设施739.4万台,有力地支撑了全国超过2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能补给。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从“能充电”向“充好电”升级。各大厂商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液冷超充、光储充、移动式充电、车网互动等技术方案也开始从示范试点走向大范围推广应用。在此次展会现场,各大厂商带来了最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以特来电为例,其携光储充放检微电网、全新超充系统、特充放等产品亮相,并在展会期间发布了“充电与电池安全大模型”、“全新液冷超充系统”等。据称,此次发布的电池安全大模型,其高危车辆阻断率可达到99.9%,训练数据涵盖当前市面上95%以上的车型;至于“全新液冷超充系统”,聚焦超充建设设备投资高、利用率低、投资周期长等问题,依靠群管群控功率共享,实现极快速度、极佳体验和极致经济。 再看外资厂商博格华纳,此次主要带来了三款产品,依次是:电动汽车Gen5直流快速充电桩、液冷大功率超充桩、光储充三合一系统解决方案。其中,相比上一代产品,博格华纳Gen5直流快速充电桩在外观设计、充电效率、防护性能、散热性能、噪音处理、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全新升级,且可实现智能监控、支持OTA升级等;液冷大功率超充桩采用分体式设计,支持双枪充一车,可实现最大双枪1200A、单枪600A的电流输出;光储充三合一系统则已经陆续在宁波、天津、襄阳、太仓等多个工厂园区推广应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充换电生产商及运营商外,部分整车企业也携旗下补能产品亮相,例如广汽、北汽极狐、小鹏等。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轨迹来看,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同频共振。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昆鹏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4年新能源汽车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进入乘用车市场以来,充电设施建设已经走了10年的路程。早年间更多是跑马圈地,充电设施比较低效。2021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充电设施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就凸显出来。进入2022年,国家提出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而充电设施是其重要载体,这时就提出了以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等为代表的充电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具体到特来电,2014年开始布局充电网,目前已打造全国范围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生态网络。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底,特来电累计投建上线运营充电桩59.5万个,运营场站近4万个,累计充电量330亿度,APP注册用户超2400万,服务车辆2200万辆。 另外,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我国充电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已经形成隔离风冷超充、液冷超充、无线充电、自动充电、换电、车网互动等多技术并行发展的路线。 博格华纳充电桩业务亚洲区销售负责人李恒杰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目前博格华纳主要聚焦大功率、液冷超充等类型的产品,主要针对B端,同时对于欧标、美标、日标等海外标准产品,开发的也比较多,这方面认证的也比较多。” 据介绍,聚焦商用车充电市场,博格华纳近年来大力攻坚直流快充、液冷大功率超充、光储充三合一等技术,实现全场景应用,尤其在工程机械及重卡、机场、港口、出口等领域业绩斐然。在此次展会上,博格华纳带来的液冷大功率超充桩,就是面向全球市场,充电终端可支持国标、欧标、美标多种标准自由组合,可广泛应用于物流园区、港口、高速公路服务区、车企检测等各种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