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零部件企业加码中国市场,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 近日,马瑞利集团驱动系统事业部全球总裁罗西到访合肥并表示,十分看好合肥广阔的发展和投资前景,将深入对接合作,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加大项目投资,促进马瑞利合肥工厂早日提质增效,助力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在汽车产业变革加速的当下,众多国际零部件企业正以积极的态度来适应中国市场的新变化。罗兰贝格在最新发布的《洞见2024 | 罗兰贝格汽车产业趋势报告:变革升级,格局重塑》(以下简称《报告》)中,对此作出解读。 积极适应中国市场 构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战略、新组合和新体系是国际零部件企业的新选择。《报告》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和车企需求的变化之快、要求之高远胜于其他区域客户。为应对中国市场快速变化及中国车企提速变革的需求,国际零部件企业需要考虑通过一系列的管控优化与组织变革,使其亚太区或者中国市场总部具备更加高效、完备的独立自主决策能力,合作产业合作模式、提高市场响应能力。 在加码智能电动技术的技术开发,构建本地新方案方面,全球创新技术演进推动全球零部件企业加码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投入,以搭建未来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市场本身需求升级以及本地人才及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国际零部件企业应持续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发展创新业务,发布新一代具备本地引领性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在加强对中国技术企业的投资并购,探索资本合作新模式方面,中国汽车零部件投资并购金额及数量在过去三年屡创新高,新能源动力、电子板块优质标的炙手可热,但收购主体仍以中国零部件企业为主。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国际零部件企业也应加入到对优质标的的追逐之中,加强投资并购工具的使用,运用投资参股、控股并购、合资合作等多样化的资本运作手段参与其中。 《报告》表示,国际零部件企业正加深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合作,从“走进来”到“走出去”。相比欧、美、日、韩车企在华销量动能不足,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势头正盛。国际零部件企业的客户结构将从以外资车企为主逐步加大中国自主品牌比重,且进一步加强业务绑定,利用其全球供应链资源与布局,助力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出海。 主动把握转型机遇 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需要继续追赶。《报告》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应优化前瞻技术布局,重点在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进入全新技术阶段之际,把握下一代核心智联智驾技术,如基于Bird Eye View与Transformer大模型技术的感知算法、多模态交互、区域控制器等。除了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优化相应组织结构,搭建供应链生态以分摊风险、分享收益外,应充分利用主机厂电子电气架构革新的窗口期,加深与其技术互动、联合开发、共享产权等。 同时,《报告》提出,中国零部件企业应加速软件生态转型及商业创新。当前,软件定义汽车已进入深水区,供应链上除了传统的Tier-1,2,3,也出现了诸如Tier-0.5, Tier-1.5等角色。中国本土供应商应加大软件投入力度,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提升软件价值,转变产品形态;同时,在软件进一步标准化、抽象化及主机厂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下,积极探索角色转型,拉近与主机厂的供应距离,获取更高的集成价值;此外,应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探索SaaP (Software as a Product)、Licensing授权、软件定制集成服务(Engineering and Integration Service)等软件变现模式,在助力主机厂加强应用层软件定制化的同时,扩大自身的软件标准化收入规模。 《报告》表示,中国零部件企业应践行全球化深度布局,进行客户突破。中国本土供应商应充分借力与自主品牌/国内新势力的供应关系,跟随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协同出海(尤其是同一汽车集团内);同时,应把握质量与合规红线,尤其在自动驾驶领域,企业需要制定完整的“智驾出海合规之路”,在数据收集、应用分析、传输、隐私保护等方面规避合规风险;此外,中国本土供应商出海应不只以区域视角进行市场突破,更应以主机厂视角进行大客户突破。这需要深入了解全球主机厂未来的平台与技术规划、精确的时间窗口、复杂的总部-区域决策流程、潜在的组织动态,并配以自身高度协同的产品、销售、服务团队等,方能事半功倍地开辟和维系全球性主机厂客户。 持续布局数字化 《报告》提出,中国零部件企业应持续推进研发数字化,作长远布局。应以企业战略与研发目标为指引,以组织、流程为业务基础,以研发能力和流程作为场景切入点,以资源布局、管理机制为体系保障。建议中国零部件企业通过“五步走”加速研发数字化: 一是梳理研发价值链,确定数字化研发目标与业务架构蓝图;二是深刻分析应用架构、数据集成、技术架构等现状;三是基于现状并结合目标,进行应用架构、数据集成、技术架构的蓝图设计;四是设计推动落地举措;五是规划变革路径,包括投资收益、实施路径、项目卡片设计等。 《报告》也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应探索国内外并购机会,加速调整。当前,汽车零部件和技术服务企业的投资并购如火如荼,国内市场在过去几年涌现了不少围绕智驾和座舱服务的软硬件初创企业,国外市场上也不乏全球零部件供应商调整下的分拆、剥离和合资契机。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如何借力投资并购和资本运作,把握全球汽车供应链调整下的加速入局破局机会,也将是2024年的关注重点。 此外,《报告》还结合数字化,提出了对汽车行业相关企业的建议。其中提出,应发展围绕场景的精准数据挖掘能力。大部分汽车行业企业已经完成基础的数据平台建设(包括用户数据平台、车辆数据平台等)。2024年,在线索管理、保客运营等场景下的数据标签将进一步完善,基于结果数据的分析将更切中业务痛点,并开始基于数据和挖掘出的痛点展开归因分析,不仅能找出哪里有改善空间,还能自动归因造成弱项背后的原因。同时,应发展全体系数字化转型的闭环管理能力。汽车行业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面向2024年,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进度管理、实施过程检核及优化等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企业需拿出更大的勇气、决心与定力,对组织、流程、管理工具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今,中外汽车零部件之间的企业合作正在呈现日益繁荣、持续深化之势。“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这也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指南。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开放,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