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 CHEYAN.net 首页 资讯 行业评论 查看内容

苹果放弃造车或许来自股东压力

252 0 2024-3-6 08:34 发布者: 茶林黄Charlin 原作者: 万仁美中国汽车报网

最近,苹果放弃坚持了10年的造车计划,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这条新闻让很多人扼腕叹惜,“就差临门一脚,这时候放弃太可惜了”,“苹果终于看清了电动车的本来面目,果断放弃,英明决策”,更有甚者,把这条新闻 ...

最近,苹果放弃坚持了10年的造车计划,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这条新闻让很多人扼腕叹惜,“就差临门一脚,这时候放弃太可惜了”,“苹果终于看清了电动车的本来面目,果断放弃,英明决策”,更有甚者,把这条新闻与奔驰推迟2030年全面电动化纠缠在一起,否定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道路。

苹果放弃投入了100亿美元,坚持了10的计划,这个决心下得很大。真的如网上所言吗?投资人认为或许来自股东压力让苹果不得不放弃造车。

苹果为什么要造车

今天,苹果放弃造车,当初为何要造车呢?回顾当初的造车理由,梳理一下苹果的理念是否发生了变化,或者发生了哪些变化?

截止2024年3月4日,苹果的市值达到2.774万亿美元,这不是一天积累起来的市值,是一代代iPhone的技术进步,站在高端手机前沿的体现。

手机的故事能一直“讲”下去吗?10年前,苹果的战略发展部门应该讨论过这个问题,今天的手机市场,苹果显出了疲态,2024年首周,苹果在中国市场的iPhone销量下滑了30%,为了挽救销量,iPhone15开始了新一轮的降价,降价超过1100元。也许,今天iPhone的疲态,10年前,苹果的高层已预见到了。

苹果产品受人喜爱,核心技术是主要原因,手机的iOS和电脑的MacOS都是响当当的存在。虽然2个操作系统的份额都不是最高的,iOS不如安卓,但用过的人都说iOS的操作很流畅,安卓越用越卡,MacOS的操作不会像Windows那样经常死机。

10年前,自动驾驶泛出点点星光,自动驾驶需要操作系统,特斯拉使用了开源的Linux,特斯拉的FSD饱受争议,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Linux的带来FSD的Bug,但多起车祸让人们一直怀疑事故或许与FSD有关。

苹果在操作系统上有优势,iOS和MacOS都有良好的实际表现。苹果造车后,Apple的核心生态系统和账号体系,可以无缝的移植到汽车的OS上。如果一切顺利,Apple Car将成为继iPhone、Mac之后的第三大块,从而再造一个苹果,此次再造规模甚至比iPhone、Mac更加庞大。然而,苹果宣布放弃了,一切归于平静。

投资人告诉记者,手机与汽车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特斯拉曾发布消息将推出手机,吉利收购手机生产商魅族,在NIO IN 2023蔚来创新科技日上,李斌向外界正式发布旗舰智能手机NIO Phone,华为与赛力斯结合,打造出问界系统产品,诺基亚与多家汽车企业合作,等等。科技的发展趋势及用户使用习惯,将把手机与汽车牢牢地绑在一起。

有人说,苹果不造车,可以把自己10年研发的操作系统销售给汽车企业,既收回前期投资,也可以像博世一样成为汽车配套服务商。苹果汽车的文化不支撑这样的设想,苹果天生就不习惯“侍候”别人,一直是自己牢牢把握主动权,从乔布斯开始就是如此。

来自股东的压力

苹果放弃造车,谁主导的?应该不是库克,如果没有外部压力,库克在这个时候转变态度,确实让人费解。库克于2011年接替乔布斯成为苹果公司的CEO,推动苹果公司战略转型,推出了包括Apple Watch、AirPods和HomePod在内的多种新产品。库克非常明白,苹果又来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对自动驾驶赛道非常看好,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放弃。

压力应该来自外部。据外媒报道,在2023年的几个月中,董事会不断催促,向领导层询问汽车项目的进展。汽车项目成为苹果公司最大的开支项目,似乎影响到了苹果的财务报表。

苹果的财报显示,2023年第3季度,财报表现不如上一个季度,收入增长为-2.80%,毛利增长为-0.96%,这2项指标揭示了苹果的赚钱能力在下降。一方面,赚钱能力下降,最大的开支项目迟迟见不到何时能收益,似乎成了无底洞,难怪董事会经常催促。

美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人看业绩给定价,如果苹果的财务报表不太好看,股价很难维持现有的价格。价格下跌,所有董事会成员、股东、高管的利益都将受到影响。董事会不断催促就在情理之中。

在苹果的股东之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投资人巴菲特。巴菲特旗下投资基金从2016年开始买入苹果公司,当年投入67.47亿美元,持有苹果约1.1%的股份,年底市值约70.93亿美元;2017年,累计投入209.61亿美元,持有苹果3.3%的股份;2018年,累计投入360.44亿美元,持有苹果5.4%的股份。

2月24日晚,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了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表显示,减持1000万股苹果股份后,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持有5.9%股份,仍然为第一大重仓股,持有数量为9.06亿股。

巴菲特曾长期持有BYD,对电动汽车的发展不陌生。然而,巴菲特持有BYD多年后,开始大幅度减持。从2022年8月24日开始,伯克希尔·哈撒韦12次减持BYD持仓,从持股19.92%下滑至约8.98%。

巴菲特曾接受采访时说,伯克希尔·哈撒韦买入苹果股票,苹果不仅仅是科技股,更生产具有强大用户粘性的消费产品。很显然,巴菲特并不看重苹果的造车项目,电动汽车头部企业特斯拉的股票,巴菲特没有买入,尽管马斯克2次公开喊话,呼吁巴菲特购买特斯拉的股票,但巴菲特依然不为所动。

巴菲特持有BYD的股票,又是苹果股票重创持有者,董事会关于苹果造车是否会征求巴菲特的意见呢?没有公开的报道,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至少巴菲特不买入特斯拉股票已向苹果董事会传递了信息。

苹果错过了造车窗口期

2014年,苹果就着手造车了,那时候蔚来、小鹏、理想都还没成立,国内造车新势力有点躁动,在这份“冲动”的情怀鼓舞下,国内涌现了一大批新势力造车企业,高峰在2017年左右。那段时间是造车窗口绝佳时期。在这段时间,苹果的造车项目团队在做什么呢?

苹果的造车团队想凭借iOS和MacOS的优势,一步到位研发出一辆L5级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个目标立得非常高,实现L5级自动驾驶,用纯视觉路线还是激光雷达路线,或者两者结合,很长一段时间,汽车圈争论不休。

另外,特斯拉的FSD能力较强,也不敢称为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这里面涉及法律与伦理道德规范问题,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在这种认知驱使,市场上出现了很多L2+的自动驾驶系统,尽管有些企业的产品实现了部分L3级的功能,但没有哪家标为L3级。在L3级爬坡时,大家已遇到很多难题,很难越上L3,苹果造车目标为L5,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时间解决困难,不知不觉中,时间在苹果造车的指缝中流走了。

苹果是一家IT企业,一贯奉行轻资产策略,苹果的手机是富士康代工生产的,苹果生产汽车也想走这条路。苹果是一家全球著名的IT企业,帮他代工生产汽车的企业名声不能太弱,否则对产品有负面影响。据传言,苹果找过现代汽车,也找过奇瑞汽车,最终都没有结果。

大家都知道,苹果对于代工企业一贯强势,富士康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点,苹果的这种强势习惯也会搬到汽车代工企业身上,但肯定行不通。汽车零部件圈的人都知道,主机厂对配套商非常强势,付款周期较长暂且不表,还有各种附加的严苛条件。汽车企业长期强势,苹果却要对代工汽车企业强势,“一山难容二虎”,两者都强势,很难合作愉快。

网上有多个苹果汽车的视频,外观确实很酷,多项功能让人惊艳,比如球状轮胎,可以横着走。苹果汽车在量产的过程中,磕磕碰碰,一直没有结果,时间也在一分一秒地流失,不知不觉中,最佳造车窗口期流失了。

假如今天苹果汽车就量产,有机会吗?苹果汽车肯定能捕获一大波消费者,但是,能赚钱吗?利润率如果不能与iPhone比,还是会拖市值的后腿。

苹果的市值已超过2.77万亿美元,需要一个更大的故事才能托住,错过了最佳窗口期,苹果汽车已没有能力支撑,AI是一个新兴的赛道,充满想像力,与苹果本身就是IT企业的定位重合,放弃汽车拥抱AI或许是正确的决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相关阅读

关灯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