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各大车企都在立Flag。1月12日,长安汽车召开了全球伙伴大会,总结了2022年的业绩,也明确了2023年的目标——整场大会干货满满、金句频出。一夜之后,笔者带着三大问题将相关信息做个梳理盘点。 第一,“多生孩子好打架”是不是中国特色? 2022年,长安汽车集团销量达234.6万辆,创下近五年新高,自主品牌贡献达八成。2023年,长安汽车立下了要向280万台冲击的目标,对于长安、欧尚、深蓝、阿维塔、凯程以及海外市场分别要完成多少,长安汽车把分解目标直接打在大屏幕上,直白清晰。 在过去车市高速发展的二十年里,“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维刺激国内车企克服千难万难、前仆后继搞品牌扩张。即便近两年行情复杂,新能源转型机遇下,大伙都不愿意轻易收缩聚拢,有的甚至“越穷越爱生”,逼得新势力也开始筹备二胎了。那长安发展的自主品牌算不算多?和几个“国字号”相比,它的品牌矩阵确实是太丰富了,但相比吉利、长城、奇瑞其实算是中规中矩。 从2022年销量来看,长安要达成到PPT里的几个指标其实挑战不小,尤其是深蓝、阿维塔出道不久就要扛下50万任务,鸭梨是很大的。不知道台下的合作伙伴们看到长安的分解目标后会怎么算账,能否拿出共创共担再共享的格局。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已经告诉大家:“倒下的品牌会让活着的品牌发展更有余地”,就看大家怎么选了! 对于2025年,长安汽车立下的Flag是集团销售达400万辆,长安品牌销量达3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35%。 第二,未来,什么是高端,什么是主流? 谈及产品,只要去区分高中低、三六九就能拨动消费神经,让人乐此不疲。高端化,是中国品牌的长期追求,每一年,就会有自我感觉良好的车企觉得:“嗯,我已经可以了!”笔者看来,造出价值百万的豪车和把车标价一百万(然后卖多少无所谓),两者都是很伟大的事情。 长安也有百万小目标。本次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没给大伙谈什么高端化,倒是强调要整合好现有燃油车品牌,(同时)推进电气化转型,稳住100万基盘销量,直白表示“存量要增,增量要抢”。怎么抢?OX序列来了。 按照长安梳理的品牌架构,目前的长安乘用车(CS系列SUV和逸动、逸达等)、UNI序列和欧尚属于长安品牌的“经典序列”,而新推出的OX序列定位于“新主流电动序列”,会区别于深蓝和阿维塔,预计今年三四季度面市。 既然OX序列是要走量的,那么可以肤浅认为,主流的意思就是不会太贵。据长安介绍,2025年前,OX序列将推出5款产品,销量突破80万台。 前阵子,长安发布了原力技术品牌,分享了智能增程的技术成果。本次大会,长安又举办了长安智电iDD 技术发布会——这不是预告,而是告知。从消费端来看,接下来买长安乘用车,像CS75 PLUS、CS55 PLUS、UNI-V等,选蓝牌或绿牌,都OK。 第三,技术/规模/利润的平衡点,怎么找?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于是大家都喜欢聊“生态”,这些年,汽车圈被生态给聊死的创始人、投资人可不少。以普遍认知来看,汽车工业无法摆脱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资金门槛高、技术门槛也高,还越来越内卷、原材料价格又居高不下......所以,没有规模,慎谈生态。 当车企产销达到百万级别,正好又赶上战略转型,那么它的苦恼不是构建生态,而是“揉搓”生态。汽车制造环环相扣,像长安汽车这样的车企已经有相当稳定的供应商机制,上升期不适合针对老朋友搞大动作,但本次大会上,长安领导人话里话外不乏敲打鞭策。除了廉洁层面的“亲清”关系,长安表示要“与老朋友开展新合作、建立新联系”。 不投钱搞技术,产品就没竞争力;产品卖不动,规模就上不去;规模上不去,成本就降不下来;利润空间不够,就没钱搞技术......这是死循环。有实力的供应商可以接受薄利多销,但谁先薄利,让谁先多销,取决于你拿得出什么东西,选择跟谁在一起玩,怎么玩,玩不玩得起——长安的想法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写在最后】 在这场合作伙伴大会中,长安汽车既没有丢掉主机厂的帮主姿态,也传递出了科技公司的极客精神。"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路上,长安很胆大,也很心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