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斯拉召回21599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在官宣召回原因时,将供应商推到前台的做法,业内人士直呼“罕见”,我报此前也对此进行过报道(特斯拉召回操作,让整零关系“桌下的秘密”曝光?),从中也能看出特斯拉在供应商面前的“强势”。 而近日,小鹏汽车投诉缠身,其P7 480车型延期交付遭到大量客户的联合抵制,小鹏汽车给出的解释是受疫情影响,磷酸铁锂电池供给极度紧张,其“身不由己”被认为是造车新势力在供应商面前的“弱势”。 一强一弱之间,发展多年,销量渐涨,如今造车新势力的供应链把控能力究竟如何,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新势力能不能交付更多是由“供应链说了算”。 新势力逐渐被供应商看好 2019年,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量产初期,他们只能接受供应商的苛刻条款。有供应商直言不讳地表达出对造车新势力的不看好,“他们锅里没几粒米”;也有供应商称,因新势力的不稳定性,会提出更严格的付款比例甚至要求预付款,供货价格也相对要高一些。 而随着新势力自身实力与资源的扩张,其面对供应商的话语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今年9月,小鹏、蔚来月销量双双破万辆,堪称造车新势力销量的里程碑。在汽车行业备受芯片短缺困扰的情况下有如此表现,实属不易。 当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就点评,在芯片短缺情况下实现销量过万,说明这两个品牌的供应链保障能力很强,比合资品牌有更大优势,抗风险能力较强。他指出,汽车产业上游供应链最看重的是车企的未来,哪个品牌未来更有发展潜力,供应商则会更给“面子”,所以头部造车新势力的优先级是排在传统车企前面的。 造车新势力在供应商面前如此拥有话语权,令记者感到有些意外。不过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似乎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表示:“现在绝大部分厂商认为小鹏是重要的、会高增长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将我们的优先级排在比较高的位置。” 当下,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正在重塑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之博CEO张全慧表示,头部造车新势力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属实在提升,他也进一步指出:“当然,造车新势力也要区分看待,那些能够有所创新、重新定义汽车新功能、得到更多客户认可的新造车企业,供应商一定会优先考虑,因为它们的销售增速会比传统车企更快。” 需求量决定话语权 无论新旧造车时代,车企在汽车产业链中金字塔尖的“A角”地位没有改变,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却有着微妙的不同。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邵元骏介绍,传统车企为稳妥起见,一般会选择2~3家供应商,而且会经历一个复杂漫长的招标和验证过程,特别是一些德系车企的关键零部件只选择德系供应商,几乎不可能选择国内供应商。而造车新势力更看重零部件的性价比,国内供应商进入其供应体系相对容易。 张全慧也介绍,“传统车企的创新所受局限更多,多数时候是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在驱动”;而造车新势力接受用户的反馈更快,往往更加主动地提出新的技术需求,更深入地与供应商进行联合开发,实际上这样的合作对于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非常有帮助,“你看小鹏、理想等品牌在市场上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他们在自动驾驶的用户体验上,就比传统车企要主动得多。”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眼下头部造车新势力风头大盛,但其实也有很多难言的“苦衷”。供应链在汽车生产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传统车企为了抢夺话语权、保障供应顺畅,采用着相对“狼性”的管理措施,并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掌控核心供应商。但新势力们要从0开始筛选并与供应商建立起联系,就已是一项大工程了,与供应商的话语权争夺更是一场长期拉锯战。 不同于传统车企长时间沉淀下的供应商网络,以及大规模需求带来的议价能力,初出茅庐的新势力对供应链的管控能力仍相对薄弱。邵元骏认为,车企对供应商的掌控力,归根结底还是与销量挂钩。传统车企的需求量很大且稳定,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和议价能力自然就更强,从这个角度来看,以目前的销量来看,特斯拉对供应链的话语权也近似于传统车企。 “如果需求量不大、销量不稳定,自然议价能力就差。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恒大汽车在和供应商洽谈的时候,采购价格基本是其他车企的1.5~2倍,因为有些零部件是需要定制的,销量不大难以均摊开发和模具等费用,这些都要在报价中有所体现。”邵元骏说。 掌握“灵魂”,合作才能共赢 整零关系是汽车行业经久不衰的话题,正如传统车企纷纷布局底盘件与国际巨头供应商博弈,造车新势力也在寻找自己的解法,一边与供应商们制衡,一边不惜投入重金进行芯片、电池、自动驾驶技术的自研,维护供应链安全。 蔚来前不久就强调了其全栈自研的能力,并表示蔚来有电池研发团队和电池包组装团队,只采购电芯和模组;电机方面,做到了从研发到制造到供应链一条龙;电控方面,只是采买电控中的功率模块。 邵元骏分析,目前部分零部件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这种通胀会直接向汽车产业链下游传导,但消费者并不接受汽车售价上涨,所以通胀带来的不友善就需要汽车产业链条自行消化,这对车企和供应商都是一种挑战。 造车新势力的自研自造,正是在积极应对挑战。“因为只有自研自造才会有差异化,比如蔚来自己投的电机功率更大,自己投的电池与车更匹配也更安全,其投资的固态电池上车则明显占据差异化优势。”邵元骏进一步指出,车企和供应商之间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张全慧也认为,新势力布局核心零部件是大势所趋,一方面,电池、芯片等核心部件严重关系着车企的供应链安全,也关系着未来车企的“灵魂”,车企必然要强势入局;另一方面,像电池、芯片、自动驾驶技术这样的前沿科技,投入大、周期长,除了车企,其他企业也难有实力投入。新势力布局核心零部件不会对供应商的业务造成太大影响,而会是各有分工,促进彼此在创新性和可靠性上进一步提升。 蔚来、理想、小鹏,国产新造车的头部势力都已经站在了年交付10万辆的门槛之上,而在更长期的未来中它们还需要追逐的,是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定义与把控能力。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认为,对于那些力争掌握自己“灵魂”的车企,整个行业应该多多加以支持。未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势必要形成“整车强零部件也强”的局面,不仅要在整车企业中诞生出更多的造车新势力,还要在零部件供应商领域衍生出更多的新势力和新实力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