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为庆祝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暨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燃动力)成立20周年,以“氢能廿年 燃动未来”为主题的2021氢能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同期,上燃动力发布了200kW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岩竹”系列减压阀组等产品。 “上燃动力的二十年,是中国氢能产业的二十年” “回顾上燃动力的发展历程,我们做燃料电池的20周年,也见证着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20年。”在上燃动力成立20周年的大会上,上燃动力董事长张天羽表示。 2001年,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启动,正式明确了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同年12月,上燃动力正式成立,公司以燃料电池汽车为我国汽车工业新的突破口,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平台的研发。作为行业发展自主创新技术品牌的重要代表,4年时间里,先后推出了超越1号、2号、3号系列燃料电池汽车系统,技术逐渐成熟,其成果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场景,超越系列产品连续在海内外绽放异彩,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当下,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逐步落地,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全球化石燃料时代向绿色能源时代转变,2030年全球用氢总量有望达到2亿吨,在2030年“碳达峰”的背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预计将达到3715万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相关产业或将迎来重要拐点。 作为氢能应用的重要突破口,一直以来,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燃料电池路线将率先在商用车落地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不过,展望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探索燃料电池的多应用场景正成为行业的共同追求。 会上,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卓平呼吁,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不止要关注重型商用车,城市运营车辆也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要推手。此外,他还表示,不止在交通领域,包括建筑等多场景的应用将推动整个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在应用场景方面,上燃动力聚焦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多领域深层合作,积极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在活动现场,与房地产、物流、钢铁、船舶等领域的多家企业确立合作并签约,包括联合爱情地产打造国内首个社区热电联供项目,携手美锦能源、蚂蚁物流及氢车熟路探索零碳物流运输体系,与无锡蠡湖集团、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开发“中国第一艘氢燃料电池游艇”等,共同构建氢能全场景、全领域生态建设,将零碳社会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不过,上燃动力方面也表示:“的确,多应用场景可以支撑产品成熟度的提升,中短期内,上燃动力的焦点和方向依然是打造好的产品。”因此,会议同期,上燃动力第四代产品——“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公开亮相,这也是首款采用“混动”氢循环(HHM—Hybrid Hydrogen Module) 技术开发的创新产品。据介绍,该产品的额定功率达200kW,质量功率密度760W/kg,最高效率达到60%,寿命超15000小时,可大幅度降低系统氢耗,实现10%的续航提升。与此同时,上燃动力还同步推出了中国首款获得第三方权威认证的70MPa多功能集成减压阀组“岩竹”系列产品,目前,该产品已具备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配套能力。 “上燃动力的二十年,是上海燃料电池产业的二十年” 上燃二十载发展历程,亦是上海致力于推动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事业发展的缩影。 从我国首辆燃料电池汽车“超越一号”到今年第四代产品——“超越—神州200”的推出,扎根上海,上燃动力积极探索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而作为国内较早介入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城市之一,上海也为燃料电池产业厚植了发展的沃土,一直以来,上海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 近年来,上海市不断优化政策体系,推进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展现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去年11月,为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上海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提出到20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的总体目标。具体来看,规划加氢站接近100座并建成运行超过30座,加氢网络全国最大,形成产出规模约1000亿元,发展规模全国前列,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万辆,应用规模全国领先。今年2月,《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正式印发,对氢燃料电池的规划更加明确,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7月,《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突破多类型整车产品,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零部件实现批量产业化,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推动长三角地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9月,五部委正式批复上海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首批示范城市群。 政策的指引下,也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加速抢滩布局。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市是我国氢能企业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之一,覆盖了从制氢、储运、加氢站到燃料电池、整车的全产业链。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氢能企业共有86家,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共有7家,加氢设备相关企业共有42家,气体公司已超过100家。 会上,据介绍,目前,上海已经形成嘉定、临港等产业基地,并基本形成从零部件、整车制造到基础设施运营的全产业链条。覆盖了从制氢、储运、加氢站到燃料电池、整车的全产业链,并集聚一批优势创新企业,燃料电池系统、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零部件取得进展,目前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483辆(占全国比重约20%),建成加氢站10座。 以上海为起点,上海正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氢能产业体系,我国燃料电池产业也正加速迈上发展的新台阶。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在发言中表示:“上海积极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为突破口,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顶层设计,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充分积极开展示范应用加强各方联动协同,推动零部件、整车、运营、基础设施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合作,确保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