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 CHEYAN.net 首页 资讯 新能源 查看内容

自主新能源车企呈“南强北弱”格局

2021-10-21 07:08| 发布者: 黄Charlin| 查看: 851| 评论: 0|原作者: 郝文丽|来自: 中国汽车报网

摘要: 随着小米汽车落户京城,国内自主新能源车企格局初定。《中国汽车报》记者梳理了目前相对主流的自主新能源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总部所在地,初步勾勒出我国自主新能源车企的地图。从图中不难看出,上海一家独大,北京、 ...

随着小米汽车落户京城,国内自主新能源车企格局初定。《中国汽车报》记者梳理了目前相对主流的自主新能源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总部所在地,初步勾勒出我国自主新能源车企的地图。从图中不难看出,上海一家独大,北京、浙江、广东、安徽形成第二梯队,重庆、武汉、莆田、柳州等城市为第三梯队的阵容已初见雏形。目前,这样的分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南强北弱”态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造车新势力偏爱江浙沪,仅上海一座城市就至少聚集了4家企业。造车新势力对一地的偏爱,主要看中该地能够提供的资源禀赋,包括营商环境、招商政策、配套产业、人才优势、行业政策、区域市场、周边辐射、出口便利、物流成本、土地资源、房价态势等。

上海自主新能源车企较多,是因为其综合优势最大,既有本地较大市场,又能辐射到周边购买力不错的城市和乡村,甚至有进军海外的港口优势。纵观江浙沪地区,汽车产业及配套产业资源的丰富,是众多自主新能源车企钟爱的原因之一。

“近水楼台先得月”,车企自然期望能够“借势”原有传统燃油车产业的配套资源优势。同时,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及其周边区域聚集了大量的互联网技术资源,众多互联网和科技类公司同样在此建设发展,在汽车行业处于智能化、电气化的时代,同样是该地的优势所在。

从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看,北京是北方相对最为突出的城市,也是造车新势力的倾心之地。落户北京既能享受到北京对车企投资的有利政策,直接拥抱首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优势。

北京在产业支持以及人才方面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清华大学堪称自动驾驶领域的“黄埔军校”,国内多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高管都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另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也都是国内主要的自动驾驶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国内车企在智能电动汽车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新兴技术人才的引进。落户北京,无异于占据了智能化发展的人才大本营。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国内经济实力最强的四座城市。广州拥有小鹏、广汽埃安和合创汽车,深圳拥有比亚迪和恒大新能源,是我国华南地区的汽车产业高地。相比江浙沪等地,由于深圳房价较高,销售辐射地域相对稍小,向北方市场运输的物流成本较高,因此对大型车企总部的吸引力尚未得到发挥。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资金是支撑宏伟梦想的前提,但仅仅凭借互联网企业和风投公司资本运作显然不够,仍然需要借势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多方位支持。仔细分析众多造车新势力的资金背景可以看到,多数企业受到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为何当地政府或当地银行会对造车新势力“慷慨解囊”?智能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产业具有部分相同又部分不相同的产业链,新的汽车总部经济不仅能带动本地及周边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及长期的科技产业发展,还能带来税收、就业、物流等多重收益,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

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聚集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需要大量人才、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能力,加之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方向,对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综合实力发展都会是强力和长期的带动,自主新能源车企已经从“烫手的山芋”变成了各大城市争相追逐的宠儿,小米汽车的落户就曾受到多座城市的争夺。

当然,以目前的产业分布为基础,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布局的发展仍然存在变数。第一个变数来自车企的“品类”,如当地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合资车企、商用车企甚至低速车企,仍然存在“品类”变化的可能;第二个变数是车企的数量,总体可能会经过先膨涨再缩小或合并的过程;第三个变数是地方政府的政策与措施,如海南、东北以及中西部可能会出现新的汽车产业聚集地;第四个变数则是车企出口导向也可能会影响车企的布局,如针对俄罗斯、东盟等国家的出口一旦增加,可能影响车企产能的安排与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自主新能源车企地域分布呈现的只是与当地环境的对接情况,车企内部的战略、产品、技术、销售等层面的运营,还需要与地方能提供的条件强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对本文有所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