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 CHEYAN.net 首页 资讯 行业动态 查看内容

制造成本大增 汽车产业承压几何?

2021-6-22 07:59| 发布者: 黄Charlin| 查看: 655| 评论: 0|原作者: 郝文丽|来自: 中国汽车报网

摘要:   自去年以来,汽车行业麻烦不断,先是疫情“黑天鹅”突袭,众多企业措手不及,继而上演汽车芯片荒,不少企业又面临着断粮的危机。更糟糕的是,汽车芯片荒未过,铜、钢、铝材、塑料、锂电原材料等几乎所有造车原材 ...

  自去年以来,汽车行业麻烦不断,先是疫情“黑天鹅”突袭,众多企业措手不及,继而上演汽车芯片荒,不少企业又面临着断粮的危机。更糟糕的是,汽车芯片荒未过,铜、钢、铝材、塑料、锂电原材料等几乎所有造车原材料和零部件都迎来涨价潮,汽车生产成本陡增。

  整车主要原材料集体涨价

  钢铁是汽车制造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而今年以来,钢铁价格直线上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知名钢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钢铁企业所生产的冷轧薄板大部分直接供给车企,用于制作白车身,少部分供给零部件企业,用于制作仪表盘、座椅等。而热轧钢板则供给底盘零部件厂,做成车架、副车架、车轮等零部件再供给车企。

  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中上游行业,在产业链中牵连甚广,其价格上涨直接影响汽车制造成本。该人士介绍,今年钢价上涨厉害,1月至今,铁矿石由每吨约570元上涨至目前的每吨约1100元。铁矿石每吨涨100元,对应的每吨铁水成本上涨155元;焦炭每吨上涨100元,铁水每吨上涨50元;喷吹煤每吨上涨100元,铁水上涨13元。

  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核心——电芯价格也持续上涨。业内人士透露,各厂家不同电芯型号涨价幅度都不一样,举例来说,宁德时代电芯今年价格较去年上涨14%左右;力神电芯今年价格较去年上涨14.7%;赣锋锂业86安时产品去年0.57元/瓦时,今年0.65元/瓦时,涨幅14.5%;亿纬锂能去年0.6元/瓦时,今年0.67元/瓦时,涨幅11.7%左右。总体来看,主要厂家和主流产品涨幅在14%左右,同时付款条件比去年要苛刻。

  同样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碳酸锂材料价格自2020年11月开始大幅上涨,进入2021年,基于锂电行业迎来景气度的大幅回升,碳酸锂材料价格上涨速度加快。截至5月底,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从去年“低谷”的3.8万元/吨涨至9万元/吨,涨幅超一倍。价格上涨的不只是碳酸锂材料,包括六氟磷酸锂在内的其他多种锂电原材料也在上演涨价潮。自2020年9月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已从7万元/吨一路上涨至目前的36万元/吨左右,涨幅超400%。

  而最牵动人心的还是芯片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自2021年开年以来,制造芯片所需的硅料、铜箔基板、电子材料、硅晶圆、元器件专用材料均集中发起新一轮提价,芯片的价格也随之翻了10~20倍,远远超出行业的接受范围。

  成本上涨导致车价上调、优惠减少

  原材料、制造工艺、人力成本的上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承压,利润持续摊薄,汽车售价上涨。由于芯片价格上涨,通用汽车表示,全新的全尺寸卡车的价格比去年高出10%,SUV价格则涨了20%以上,福特目前的新车价格比2019年的时候平均高了1900美元。

  今年5月,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再次上调,而这已经是其最近几个月以来第五次涨价了。马斯克5月31日就在Twitter上表示,由于整个汽车行业都在面临着供应链压力,特别是原材料供应的压力,因此特斯拉汽车的价格将提升。

  最近,大众、通用、本田、沃尔沃、长城、宝马等多家汽车制造商也因芯片短缺被迫停产,这是继去年疫情以来,因芯片危机引发的第二波停工停产潮。多数品牌未因芯片短缺带来的车辆成本上升进而对产品直接提价,取而代之的是减少了终端优惠。

  爱驰汽车首席数据官、资深技术专家李海军告诉记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车企的生产经营影响不小。以爱驰汽车为例,车身采用上钢下铝的结构,而钢材和铝材的价格近期涨幅都不小。最令人头疼的还是自动驾驶所需的芯片,不仅价格高而且一片难求,种种成本的上涨,车企只能自行消化,售价在15万~25万元区间的车型,成本和售价接近拉平。

  整车企业内心煎熬,零部件供应商压力也不小,保隆科技总裁张祖秋介绍,几乎所有的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大宗原材料如金属类的铜、不锈钢、铝合金以及塑料粒子和芯片,涨幅分别在10%~50%之间。

  海之博首席执行官张全慧也介绍,该企业所生产的老款产品所需原材料还可以勉强维持原价供货,但新开发产品所需的材料如铜材和铝材,已经很难谈到曾经的价格,涨幅在5%~10%之间,超出了目标成本,部分矿材原料价格已经涨到近十几年的新高。企业正在积极和供应商商讨,通过降低“年降”(每年逐步降低供货价)来保持现有的供货价格。

  零部件企业两头受挤压

  面对来势汹汹的涨价潮,不同产业链层级和供应商所面临的境况也存在差异,整车企业对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相对强一些,一部分成本压力可以自行消化。但相较于车企的稳若泰山,零部件供应商则显得焦虑许多。

  “我们是在原材料供应商和车企之间的位置,两头受挤压。”张全慧解释,汽车产业链的订单一般都是3年的长期订单,也就是说,无论零部件企业采购原材料,还是车企采购零部件,每年的供货价格已经约定。

  但往往在3年期间,零部件供应商会跟随市场变化生产新的型号产品,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新产品必然拿不到原来的原材料价格,产品成本升高。可在车企这一端,零部件供应商又没有议价能力,所以成本上涨最终都涨在了夹在中间的零部件企业身上,这无疑是痛苦的。

  但张全慧也坦言,有时候只能接受,因为在利润和市场份额之间选择,还是市场份额更重要。不过,零部件供应商的隐忍承受也是有代价的。因为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出新产品,会与车企进行新一轮的价格磋商,如果车企不愿意为成本上涨买单,零部件供应商的创新动力就不足,这必然影响新技术的迭代速度。

  的确,如果面对汽车售后市场客户,成本上涨还能有所传导,那么如果面对的是车企客户,则很难传导,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张祖秋介绍,在经历了2006~2009年的原材料涨价潮之后,保隆科技与一些国外车企客户签订了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即:当出现原材料价格变动、汇率变化等外部环境不可抗因素时,零部件供应商和车企可协商上涨或下调供货价。但国内车企普遍难以接受供货价格的上涨。

  目前来看,还没看到比较成功的产品价格上调案例,零部件行业整体面临较大压力。当然,对于头部零部件供应商来说,相对强势的话语权和较大的储备量让它们可以淡定处之,而非头部企业的日子恐怕就不太好过了。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不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一样。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将造成行业持续分化的局面,恶化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可能让中小零部件企业减产甚至破产。

  车企应与供应商携手渡难关

  那如此大规模的涨价潮起源于何处,将会持续多久,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又该如何应对?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程建伟认为,受到国外疫情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铁矿石、铜矿石等汽车主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芯片短缺导致电器部件的供应不及最终体现在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客观因素。

  目前可以推测的是,明年不会出现成本忽然大幅上涨的情况,但肯定会维持在一个高位运行状态。特别是芯片行业,目前2022年的产能基本已经饱和,这会加剧和延长价格高位运行的状态。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更多应做好详细的计划,同时积极选用可替换的国产方案。

  张祖秋则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的结果。同时受到疫情影响,一些汽车原材料的主要产地和加工地产能下降,比如智利是主要的铜材生产国,东南亚是部分芯片的主要封装地,疫情导致当地生产力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货价格。当然也不乏一些囤货、炒货的主观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原材料供应的紧张态势。

  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有涨必有落;面对通货膨胀的愈演愈烈,相信各地政府会出台应对的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货膨胀。同时,随着新冠疫苗的逐步普及,国内疫情和海外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稳定,明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张祖秋建议,当面对困难时,车企可以和零部件供应商协商分担,或者最起码不要再提不切实际的降价要求,保证一个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同时,零部件供应商自己也要从挖掘自身潜力出发,在产品设计、效率提升、管理流程等方面多下功夫,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寻找节约成本的路径。

  • 声音

  海之博首席执行官张全慧:涨价潮危中有机

  原材料价格上涨,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面对的处境的确不同。

  整车企业一定是有压力的,比如特斯拉多次提高售价,其去年卖得风生水起,才刚刚打开市场局面,并没有涨价的理由,想必是造车成本上升导致的结果。但可以看到,大部分车企还是比较淡定的,因为车企的盈利方式是多元化的,包括产品和服务销售、售后市场和资本市场三种渠道。有些车企市值屡创新高,事实上,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盈利可能比产品销售来得更多。

  而零部件企业不同,利润来源主要是产品与服务销售,所以抗风险能力自然弱得多。一个案例是,某点火线圈企业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其库存产品较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期间,其库存产品因为成本优势帮该企业大赚了一笔。然而库存清空,企业现在也在发愁面对的成本风险,以及市场份额可能丢失的风险。

  当然,涨价潮带来的也不全是危,也有机。当车企原有供货商出现供货不稳定的情况,车企有可能从备选供货商里挑选最优者替补,缩短产品的验证周期,那些品质优的供应商或有少量机遇。不过话说回来,原料上涨的成本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如果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跟不上成本上涨速度,相信原材料的价格会有所下降。

  总之,建议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加强管理,做好销售预测,只有精益生产、零库存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最近海之博就适时导入ERP管理系统,精准控制库存的同时,与芯片供应商洽谈长期供货,通过期货预定把未来生产经营的风险控制到最低。

  爱驰汽车首席数据官、资深技术专家李海军:投机囤货行为需监管

  最近两年,娱乐消费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导致芯片需求量暴增,一时间,芯片短缺以及带来的价格翻番,制约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不乏部分企业借机囤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供需不平衡,进而影响价格稳定。如果是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储备可以理解,但如果是离谱的投机行为,还需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当然,从整个原材料普遍涨价的角度看,零部件企业的承压能力有限,不可能长期做“赔本买卖”,还是要遵从市场规律。所以,车企还是要积极应对,如爱驰汽车正在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评估市场需求,合理明确阶段性规划,及时和供货商对齐,有节奏地推进生产。建议零部件企业统筹安排,做到有条不紊。

  保隆科技总裁张祖秋:希望涨价潮逆转整零关系

  今年市场的旺盛需求,有助于消化一部分成本增长,但总体来说,零部件企业压力不小,所以面对每年整车企业降低供货价格的要求,预计零部件供应商的态度会变得坚决。有人担心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影响整零关系,事实上,长期以来汽车零部件供货都是降价容易、涨价难,整零关系矛盾长期存在。希望此轮涨价潮不会激化矛盾,而是成为彼此换位思考、携手共进的转折点和契机。

  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程建伟:成本管控和技术创新是永恒主题

  截至目前,车企并没有大幅调整整车售价,更多的是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考虑终端的销售定价,甚至还有品牌在降价销售。在零部件供应商成本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零部件价格难有空间。所以,车价下降,一种可能是为了占领市场份额而牺牲一部分利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营销成本降低以及新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降低。所以无论何时,成本管控、精益生产和技术创新都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