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Charlin 发表于 2018-3-1 22:04:43

如果重来,你还会干汽车吗?

没有炒房族的得意与暴富,没有互联网新贵的聚光与新潮,没有网红主播的光鲜亮丽,没有金融理财者的高端大气,搞汽车的大多数是生活朴实、工作务实、身体结实、加班充实的一群人!

当然,没有否定任何一个行业的意思,每个行业都不容易,前面几个行业也需要付出专注,也要经历煎熬和竞争;然而每个行业终归不同,而这种行业的属性很多时候决定着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未来选择!

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汽车这个行业!
“汽车人集中在哪里?”


“谁在搞汽车”
(1)高校
中国大陆地区本科以上高校就有一千多所,随着过去10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汽车专业,从早期以吉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到现在几乎工科学校的标配,汽车专业成了中国大学体系里毫无疑问的大户,而且现在还有很多汽车专科学校,学生基数也很大!

17年看过一份高校汽车专业排名,光能上数的学校就有300多所,如果按照汽车各系标配的话,保守估计每年汽车行业的应届生就要有十万数量级,而且这只是一年的增量(当然有一小部分毕业后不再从事汽车行业)。另外还有高校的教师及相关研发人员。

(2)汽车公司(整车+零部件)

国内光是自主品牌的商用车、乘用车公司就有四十多家,当然还有不断涌现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规模同样越来越大!

A.研发人员(包含质量、售后):
汽车行业长期受到外资车企的压制,最近几年突飞猛进,离不开广大汽车技术人员的努力,是汽车行业的中坚力量,人数也越来越多。
---上汽在安亭的研发中心大概有8000人左右;
--风头正劲的吉利在杭州湾大概有9000-10000人的研发队伍(国外也有多个技术中心);

--自主的早期老大哥奇瑞被称为中国汽车的黄埔军校,虽然流出了大量的工程师,但现在在芜湖及各地仍有7000多人的规模;

--长安、比亚迪、东风、长城、北汽、广汽、五菱等等也都是动辄6000+的研发队伍!

--而一些合资整车以及合资外资零部件公司公司在国内又有大量的工程师!

B.制造及销售人员:
---按照自动化程度一般的制造厂,30万产能的工厂大概需要1500+人制造人员(包含工艺人员、直接工人、管理人员),17年的乘用车销量2900万,再加上大量的零部件公司,粗算我们的行业制造人员也要大几十万。

---另外每家车企还有专门的销售团队,虽然人数没有研发和制造那么多,但却是车企直面市场终端和客户的一线力量!

(3)维修店

中国的4S店,我们只能说太多了,远远超过了连锁霸主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
另外还有很多的独立汽车维修店、配件市场,大量的汽车从业人员,包括技师、销售等等。
汽车上万个零部件,直接间接的行业覆盖面更广。

“汽车人的流动性?”
汽车行业的流动性很大,有行业内的人力专门统计过,过去2年里汽车行业的平均流动率大概是7%左右,而一些新兴领域如新能源以及一些公司内部架构变化、领导调整而导致的个别部门流动率会超过10%!如果遇到一些造车新势力,那挖起墙角也是一面一面的!

这一方面说明人才在汽车行业中关键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汽车行业还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只是有时候也是苦了HR和猎头公司的伙伴们了,因为行业竞争激烈,一些热门领域的挖人任务也着实让他们压力山大!

另外汽车流动也有一定的规律,基本如下:
(1)东北地区
外流的人员最明显,不论是受到整体经济影响还是国企限制,这几年的东北汽车人压力山大,加之最近的不断的架构调整与人员轮换,加速了部分流动,近点的就跳槽到北京一带,远点的就跳到江浙沪一带。

客观的讲,像一汽、华晨这些企业的工程师水平都还是不错的!国企干不出事更多是因为制度原因,但在人才培养和研发本身上还是投入了很多资源的,也是被业界认可,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吉利、奇瑞到一汽技术中心门口插旗挖人的画面了!

(2)北京地区:
汽车人员集中在几家大的国企,毕竟在帝都,所以企业压力很大,也就必须干出点成绩来,整体效益相对略好些,很多北方人在这里,工作虽然压力大点,但首都的魅力还是无法替代的,而且待遇还算不错(个别企业要是把单双休改成双休就更好了)

(3)上海地区
应该说是汽车行业最集中的城市了,大众、通用、上汽等OEM以及大量零部件公司(很多外资零部件公司都设立在上海),因此聚集了大量的汽车行业人才。

如果说流动,上海内部的流动会占比更多些,主要是大城市通病,房子贵、教育资源紧张、户口难办!晚到上海的人干几年觉得安定不下来就走了,已经定在上海的人舍不得离开(当然如果外面有开高薪的也会去,挣几年钱还是要回来的),所以更多在上海的人也就选择了本地区的跳槽,至少还在上海嘛!

客观的说,上海汽车公司多,汽车人员也多,平均来看,其实上海的工资并不算很高,更何况透支荷尔蒙的房价!所以部分汽车人会高新跳槽到周边,过上周一到周五在外地,周末回上海的工作节奏!

(4)巴蜀地区
美食、美景、美人,待遇也算不错,工作节奏也没那么拼命,所以巴蜀地区的汽车人大多数还是巴蜀人,实在舍不得离开!幸福指数高了,其实工作效率也就高了!

(5)珠三角地区
这一区域出来的本地汽车人相对少些,可能是区域经济基础好,工作也只是个工作而已,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没有必要再跑出来折腾了!

(6)芜湖、合肥、武汉、襄阳、南京
自身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人员流出比较多,主要是外面确实能给高出很多的待遇,跳槽合情合理!
不过这些城市,尤其是合肥、武汉、南京的强二线城市,也很有发展潜力!
襄阳由于有东风,也带动了襄阳甚至整个湖北的汽车产业链!

(7)苏州、杭州
行业基础也不错,但城市的吸引力似乎超过了产业的吸引力!

“汽车人赚的多吗?”

汽车行业总体算是传统行业,比不了那些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待遇;但汽车是国民经济的实体支柱产业,所以整体行业待遇还算不错,当然汽车行业的待遇和所从事的模块有关,一般来说研发的工资都还不错,销售和制造属于正常水平,合资或者外资公司的采购、销售人员待遇也不错。

另外薪资和所从事的模块有关,总早期的动力总成、底盘、车身、电子电器、内外饰五大块到现在火热的新能源、自动驾驶,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批受到热捧的模块,所以薪资出现分化也就再所难免了!

“汽车人的幸福指数高吗?”幸福总是相对而言,幸福也不能一概而论!
过去的1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10年,行业的红利带给了从业人员稳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凭心而论,汽车行业想跳槽还是很容易的,从工作稳定性来说,汽车人算是比较幸福的!

但由于汽车行业集中在几个大的区域,这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属于离开老家来到公司,外地漂泊的幸福感自然就会降低!

从工作强度来说,简单的说,以前是国企轻松民企压力大,现在是国企压力大民企压力更大,国企压力来自于制度和垄断无法支撑下的下坠冲击,民企压力来自于成本和合资车不断下探的价格竞争!零部件公司要面临整车厂的年度降价指标!外企依旧小资,但你得能忍受蜗牛涨薪的速度!
成长的过程,总是辛苦的!

“汽车人去创业容易吗?”

不容易!
无论怎样,汽车产业都是重资金、重技术、重人才的高门槛行业!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容易复制的行业,如果你是做APP的,辞了职叫几个兄弟就可以再搞一家小公司,没准哪天有缘找到个风投,那你一下次就上天了!

但汽车行业不一样,即便今天涌现出来的一批造车新势力,也是赶上了这批新能源汽车的热潮,而且其背后也得要有大鳄肯给烧钱,而且个人还得在行业有名望的积累,能拉起一个团队!即便这样,还得找传统车厂谈合作!

再一种假设,你在某一个领域从事多年,去创业做一个细分领域,会比上者好些,但依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仍需要付出大量实实在在的努力,因为你选择的是实业!
所以,汽车行业不是创业者的乐园!

“汽车产业的价值在哪里?”

汽车产业背后是几十个辅助和供应商产业,是基础工业、制造技术的结晶和高点!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能卖多少房子,一个政府的能力不在于能卖多少地!但汽车行业是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竞争力,而且是接地气的竞争力!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产品,能进入并长期从事汽车行业的人,那也不是一般人,需要各种基础知识和不断的学习积累,不断的拓展视野,是一个高含金量和值得自豪的产业!

汽车公司的竞争就是拼汽车人的竞争!



“如果重新选择,你还会干汽车吗?”
择,你还会干汽车吗?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对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自己的这份工作做一个反思,无论你是学生、初进职场、或者久经沙场的汽车老兵,或许我们都应该认证的思考和回答自己的这个问题!

所谓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业这么多年,大家可能都有各自的体会,这是一个对于自己的思考,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来源:微信公众号“车界同仁馆”,2018.2.3)

TimeRivers 发表于 2018-3-2 09:35:46

如果可以重来,我觉得我是不会干汽车了。哈哈哈
但是现实如此,只能接受并努力做好,对汽车说不上热爱也说不上排斥

黄Charlin 发表于 2018-3-2 12:58:23

TimeRivers 发表于 2018-3-2 0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可以重来,我觉得我是不会干汽车了。哈哈哈
但是现实如此,只能接受并努力做好,对汽车说不上 ...

干一行爱一行,每个行业和岗位都有烦心事,也都有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地方,试着爱吧!

小黄 发表于 2018-3-2 17:01:12

爱恨交织
因爱生恨
因恨而深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重来,你还会干汽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