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Charlin 发表于 2023-1-14 10:45:35

电视剧《知青》观后感

在有“羊”相伴的一个多星期里,我把《知青》这部45集电视剧看完了,因为黑河是主要取景地,而我恰好在黑河,所以更加有代入感。
这部剧主要描述了黑河(北大荒)和陕北两个地方的知青生活和爱情故事,之间也穿插了一点山东青岛和内蒙古的知青生活场景。
赵天亮和赵曙光兄弟俩分别是黑河和陕北的知青代表人物,通过兄弟俩的互动,把两个平行的世界串联了起来。
陕北的知青主要来自北京,而北大荒的知青既有自北京、上海大城市,也有来自哈尔滨的本省人,也有来自山东的等其他地方的,具有多样性,人数也更多。
编剧选了北大荒、陕北、青岛和内蒙古这几个知青点,有详有略,关注的内容也不同。陕北方面主要突出地方革委会和知青在思想理观念方面的冲突,知青们想着为老百姓干点实事,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带领乡亲们发展经济,而地方革委会一味地追求政治正确,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前途,而脱离群众。

北大荒这个主场景以七连兵团生活为主,又通过周萍和山东屯连接起来,这里主要描述了知青的激情燃烧的劳动场景,以及他们纯真的爱情和友情,涉及政治的场景很少。

兵团战士到青岛买海带在那里短暂停留,付正因为营救烈属家庭的孩子而不幸牺牲,永远地留在了那里。除了歌颂兵团战士和当地老百姓的鱼水情之外,编剧也简略地描述了老百姓对自留地和集体地的截然不同的劳动态度。
至于呼伦贝尔知青点,描述的就相当简单了,主要是为小地包设计了一个短暂而美好的浪漫爱情故事。
知青,是特殊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复杂而敏感。相关主题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有很多,这部电视剧选择了相对轻松和单纯的视角去讲述知青们如火的青春和激情,用大量细致入微的镜头展示他们之间纯真的友情和爱情,自以及他们和当地老百姓和兵团领导之间如家人般的亲情。更多地去表达“善”,而对人性“恶”的描述都是点到为止,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的处理方法。

整部剧最大的“恶人”不是陕北革委会牛主任,也不是要教训王长河支书的县革委会主任杜忠诚;不是苏联老毛子边防战士,也不是经常拍桌子的张连长,而应该是七连女兵一班的吴敏,她偷走沈力的周萍版“圣母”画作,让张天亮狠狠地打了沈力,导致沈力差点割颈自杀。后来又大闹高考考场,让沈力、黄伟、孙曼玲和老魏四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沈力也因此却精神失常。不得不说她的内心是非常阴暗的,但是编剧并没有上纲上线到阶级斗争的层面,算是比较保守和克制了。

编剧对上海几位知青的刻画也是充满“善意”,作为女主角的周萍就无需赘述了,除了她之外还有“小黄浦”和谢菲,“小黄浦”虽然操着一口上海“娘娘腔”,但是他并不惹人讨厌,相反,大家都很喜欢他。他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上海“高级食品”,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他非常仗义又有大局观,在困难面前从没有退缩或者贪生怕死,是个真正的男人,这和他的“娘娘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谢菲身上并没有上海女孩的小资腔调,反而是仗义直言,敢作敢为,她和小黄浦最后走到一起,也是水到渠成,天生一对。
让人唏嘘的是“小地包”孙敬文,在姐姐孙曼玲的呵护下,自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却心地善良,极力“讨好”后来成为他姐夫的齐勇,其实他是想偿还他哥哥在齐家欠下的人情债,或者说替他哥哥赎罪。最后因为在采石场的一场意外而失去了生命,也许编剧故意没有明确交代在大石头砸过来的一刹那,孙敬文是不是推开了齐勇而救了他,正如遇到狼的那天晚上,不知道是孙敬文救了齐勇还是齐勇救了孙敬文,也许在编剧眼里这其实不重要。

历史已经是过去,失去的永远不可能再回来,试图清偿历史可能永远也做不到,把握当下不是更重要吗?!心存善意、互相友爱才是我们应该牢记于心,并付诸行动的最高指南,不是吗?

永恒 发表于 2023-1-14 12:34:59

写的挺好的,让我也想看这部剧了

admin 发表于 2023-1-18 15:22:55

对于70后来说,这部电视剧确实值得一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视剧《知青》观后感